大眾養生網

泡水喝的中藥有哪些

江一平 中醫科 主任醫師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三甲

適合泡水喝的中藥一般有枸杞子、金銀花、決明子、菊花、西洋參等。這些藥材性質溫和,具有不同的養生調理作用,但需根據個人體質選擇,必要時建議谘詢中醫師。

1、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現代研究表明其含有枸杞多糖、甜菜堿等成分,能夠幫助緩解視疲勞、調節免疫力。日常可取5-10粒用溫水衝泡,適合長期用眼或肝腎陰虛者。

2、金銀花

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其含有的綠原酸等成分對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有一定緩解作用。取3-5克幹花沸水衝泡,適合夏季飲用或外感風熱初期。

3、決明子

決明子味苦甘性微寒,歸肝、大腸經,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作用。所含大黃酚類物質能促進腸道蠕動,適合目赤腫痛、便秘者。每日取炒製後的決明子10克左右衝泡,體寒者需慎用。

4、菊花

菊花性微寒味甘苦,歸肺、肝經,可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杭白菊、胎菊等品種含有菊苷、黃酮類物質,對肝火旺盛引起的頭痛目赤、血壓波動有調理效果。每次取5-8朵沸水衝泡,虛寒體質不宜長期飲用。

5、西洋參

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歸心、肺、腎經,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其皂苷成分能緩解疲勞、增強免疫力,適合氣陰兩虛者。建議取2-3克薄片用80℃熱水燜泡,脾胃虛寒者應減量。

需注意中藥泡水應控製用量,避免長期單一品種飲用。孕婦、經期女性、慢性病患者及過敏體質者使用前需谘詢專業中醫師。若飲用後出現腹瀉、腹痛等不適,應立即停用並就醫。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