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長牙時間和順序存在個體差異,但通常遵循一定規律。多數嬰兒在6個月左右萌出第一顆乳牙,3歲前基本完成全部乳牙生長,具體順序一般為下中切牙、上中切牙、側切牙、第一乳磨牙、犬齒和第二乳磨牙。
1、下中切牙
通常在6-10個月萌出,位於下頜正中間位置。這是最早出現的乳牙,部分嬰兒可能在4個月時即出現萌牙跡象,如流涎增多、啃咬物品等。萌牙過程中可能出現牙齦紅腫,但一般不會引起發熱等全身症狀。
2、上中切牙
多在8-12個月長出,位於上頜正中間。上下切牙共同構成切牙組,承擔切斷食物的功能。此階段需注意避免奶瓶齲,每次喂奶後可用紗布清潔牙齦。
3、側切牙
上頜側切牙多在9-13個月萌出,下頜側切牙稍晚在10-16個月。此時牙齒排列逐漸形成弧形,部分嬰兒可能出現牙齒間隙,這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可為恒牙萌出預留空間。
乳牙萌出期間,建議每日用指套牙刷清潔口腔,避免含奶瓶入睡。如發現超過13個月仍未萌出首顆乳牙,或牙齒排列明顯異常,應盡早就診兒童口腔科。多數情況下,隻要在3歲前完成20顆乳牙萌出即屬正常範圍,家長無需過度焦慮,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