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長期泡水飲用的中藥通常具有性質平和、安全性較高的特點,例如枸杞子、菊花、西洋參、甘草、決明子等,這些中藥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可發揮一定的養生作用,但需根據個人體質調整。
1、枸杞子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其含有的枸杞多糖和類胡蘿卜素等成分有助於抗氧化,對緩解視疲勞、調節免疫力有一定輔助效果。日常泡水時建議每次使用5-10粒,可反複衝泡至味道變淡。
2、菊花
菊花性微寒,歸肺肝經,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現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黃酮類物質有助於抗炎,適合長期用眼過度或易上火人群。建議選擇杭白菊或胎菊,每次取3-5朵,搭配少量冰糖可改善口感。
3、西洋參
西洋參性涼味甘微苦,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作用。其含有的皂苷成分對緩解疲勞、改善口幹舌燥有益。切片泡水時每次使用2-3克,建議上午飲用以避免影響睡眠,體質虛寒者需慎用。
4、甘草
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所含甘草酸具有抗潰瘍和鎮咳作用,但長期過量使用可能引起水鈉瀦留。泡水時建議每日用量不超過3克,高血壓患者及孕婦不宜長期飲用。
5、決明子
決明子性微寒,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的作用。其含有的蒽醌類物質可促進腸道蠕動,適合便秘人群。建議炒製後使用,每日用量5-10克,脾胃虛寒者需搭配紅棗或生薑以中和寒性。
選擇泡水中藥時應先明確自身體質,如濕熱體質可選用菊花,陰虛體質適合西洋參。建議每種中藥連續飲用不超過1個月,可間隔更換品種。服用慢性病藥物者需谘詢中醫師,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出現腹瀉、食欲減退等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停用,必要時就醫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