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瘡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傷口護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以及營養支持等,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合適方案。壓瘡是皮膚及皮下組織因長期受壓引起的損傷,需及時幹預以避免感染和病情加重。
1、傷口護理
清潔創麵是基礎治療,需用生理鹽水衝洗去除壞死組織,必要時由醫生進行清創。根據創麵滲出情況選擇敷料,如泡沫敷料吸收滲液,水凝膠敷料促進濕潤愈合。定期更換敷料並保持周圍皮膚幹燥,避免受壓。
2、藥物治療
合並感染時需使用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疼痛明顯可外用利多卡因凝膠,深層潰瘍可局部噴灑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促進愈合。嚴重感染需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
3、物理治療
采用紅外線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每次15-20分鍾。超聲波治療可通過機械振動促進細胞修複。氣墊床、減壓敷料等器械可分散局部壓力,每2小時協助患者翻身變換體位。
4、手術治療
Ⅲ-Ⅳ期壓瘡需手術清除壞死組織,采用皮瓣移植修複缺損。術後需嚴格臥床製動,加強抗感染治療,定期換藥觀察皮瓣存活情況。
5、營養支持
每日補充蛋白質,如口服乳清蛋白粉。同時補充維生素C、鋅製劑等促進膠原合成,貧血患者需糾正血紅蛋白水平。
壓瘡患者需每日檢查皮膚情況,使用氣墊床或軟枕保護骨突部位。大小便失禁者應及時清潔,避免皮膚浸漬。治療期間需監測體溫和血常規,若出現發熱、創麵紅腫滲液增加,提示感染加重,需立即就醫調整治療方案。所有藥物使用需嚴格遵循醫囑,不可自行增減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