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下肢無力的原因

薛爽 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中日友好醫院 三甲

下肢無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與神經病變、肌肉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長時間站立或過度運動可能導致下肢肌肉疲勞,出現短暫無力感。此外,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維生素B族缺乏,可能影響肌肉功能。這類情況通常在充分休息或補充營養後可緩解,例如每日攝入雞蛋、牛奶、瘦肉等優質蛋白,並保證充足睡眠。

2、神經病變

腰椎間盤突出可能壓迫坐骨神經,導致下肢放射性疼痛伴肌力下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因高血糖損傷神經傳導功能,常出現雙下肢對稱性無力。格林巴利綜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發急性神經根炎,需使用甲鈷胺片、維生素B1片營養神經,配合潑尼鬆片抗炎治療。

3、肌肉疾病

多發性肌炎患者因自身抗體攻擊肌肉組織,可能出現進行性肌力減退,表現為蹲起困難、上下樓費力。重症肌無力患者因神經肌肉接頭功能障礙,症狀呈現晨輕暮重特點。治療常用新斯的明片改善症狀,甲潑尼龍片調節免疫,硫唑嘌呤片延緩病情進展。

若下肢無力持續加重或伴隨感覺異常、大小便失禁等情況,需及時進行肌電圖、腰椎MRI等檢查。日常應注意避免久坐久站,建議每40分鍾變換姿勢,加強腰背肌鍛煉。確診後需嚴格遵醫囑用藥,禁止自行增減激素類藥物劑量。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