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肺炎感染一般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該病由肺炎支原體引起,屬於呼吸係統感染性疾病,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時可能將病原體擴散至空氣中,導致他人感染。
支原體肺炎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肺炎支原體會形成氣溶膠懸浮在空氣中,周圍人群吸入後可能被感染。密閉空間或近距離接觸時傳播風險更高,例如家庭成員、學校或辦公室等場所容易發生聚集性感染。
兒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感染。5歲以上兒童因免疫係統尚未完全成熟,接觸病原體後感染概率較高。存在慢性呼吸係統疾病、腫瘤或長期使用免疫抑製劑的患者,因呼吸道防禦功能減弱,感染後可能出現更嚴重的症狀。
預防措施可降低傳播風險。患者應佩戴口罩並注意咳嗽禮儀,減少飛沫擴散。周圍人群需保持室內通風,避免密切接觸,勤洗手並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劑。學校等集體場所發現病例後,建議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及時隔離。
支原體肺炎確診後需遵醫囑規範治療,通常使用大環內酯類或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期間應做好個人防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若周圍出現疑似病例或自身出現持續幹咳、低熱等症狀,建議盡早就醫並進行病原學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