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瘙癢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與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滴蟲性陰道炎、外陰皮膚病等病理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診明確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分泌物刺激、局部清潔不當或穿著化纖材質的內褲可能引起外陰瘙癢。例如經血、汗液或白帶長期刺激外陰皮膚,可能伴隨局部灼熱感或輕微紅腫。日常需選擇棉質透氣內褲,避免過度使用洗液清洗外陰,保持局部幹燥清潔。
2、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假絲酵母菌感染會導致外陰劇烈瘙癢,伴有豆渣樣白帶和排尿疼痛。患者可遵醫囑使用克黴唑栓、硝酸咪康唑栓等陰道栓劑,或口服氟康唑膠囊進行抗真菌治療。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定期複查白帶常規。
3、滴蟲性陰道炎
由陰道毛滴蟲感染引起,表現為黃綠色泡沫狀白帶和外陰灼癢,夜間症狀可能加重。通常采用甲硝唑片口服聯合甲硝唑陰道泡騰片局部用藥,性伴侶需同步治療。治療期間需每日更換消毒內褲,避免交叉感染。
4、外陰皮膚病
如濕疹、神經性皮炎等慢性皮膚病可導致外陰頑固性瘙癢,可能伴隨皮膚增厚、苔蘚樣變。可局部使用氫化可的鬆乳膏緩解症狀,合並感染時可配合莫匹羅星軟膏。需避免搔抓刺激,穿著寬鬆衣物減少摩擦。
若排除清潔不當等生理因素後仍持續瘙癢,建議及時至婦科或皮膚科就診。通過白帶常規、陰道分泌物培養等檢查明確病原體後,在醫生指導下規範用藥治療。日常應注意外陰衛生,避免使用堿性沐浴產品,治療期間嚴格遵循醫囑完成療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