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壁回聲欠均勻是超聲檢查中常見的描述,通常提示子宮肌層結構存在異常。這種情況可能與子宮腺肌病、子宮肌瘤或炎症等因素有關,但也可能是生理性表現,需結合症狀和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1、子宮腺肌病
子宮腺肌病是子宮內膜組織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病變。異位的內膜組織在肌層內周期性出血,導致子宮肌壁增厚並形成微小囊腔,超聲下呈現為不均勻的回聲。患者常伴有進行性加重的痛經、經量增多等症狀。確診後可根據病情選擇藥物或手術治療。
2、子宮肌瘤
肌壁間肌瘤或黏膜下肌瘤生長時,肌瘤組織與正常肌層之間形成聲阻抗差異。超聲檢查可觀察到肌層內局灶性回聲增強或減弱區域,邊界多清晰。肌瘤體積較大時可能引起月經改變、壓迫症狀等。無症狀的小肌瘤可定期觀察,有症狀者需藥物或手術治療。
3、炎症因素
慢性子宮內膜炎或盆腔炎反複發作時,炎性細胞浸潤和纖維組織增生可能導致肌層結構紊亂。這種情況多伴有下腹墜痛、異常陰道分泌物等感染症狀。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同時需處理盆腔粘連等並發症。
若超聲檢查發現子宮肌壁回聲欠均勻但無任何臨床症狀,可能是激素水平波動引起的生理性改變,常見於黃體期或妊娠期。建議3-6個月後複查超聲,觀察變化情況。日常需注意經期衛生,避免過度勞累。若伴隨月經異常、慢性盆腔疼痛或不孕等情況,應及時到婦科就診,通過磁共振成像或宮腔鏡檢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