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等。對於症狀較輕的患者,通常建議優先選擇保守治療;若病情較重或反複發作,需在醫生指導下采取針對性幹預措施。
1、一般治療
日常需調整飲食習慣,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芹菜、火龍果等,減少辛辣食物刺激。保持規律排便習慣,避免久坐或久站,適當進行提肛運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這些措施有助於緩解痔核水腫及出血症狀。
2、藥物治療
急性發作期可遵醫囑使用複方角菜酸酯栓、雲南白藥痔瘡膏等外用藥物緩解腫脹疼痛。若伴有感染可配合使用紅黴素軟膏,出血明顯時可口服地奧司明片改善靜脈張力。藥物治療需注意過敏反應,孕婦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3、物理治療
對於Ⅰ-Ⅱ度內痔可采用紅外線凝固療法,通過熱效應促使痔核萎縮。膠圈套紮術適用於脫垂程度較輕的痔核,通過阻斷血供使其自然壞死脫落。這些微創治療具有恢複快、並發症少的特點。
4、手術治療
傳統痔切除術適用於Ⅲ-Ⅳ度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能有效處理環狀痔並減少術後疼痛。血栓性外痔需及時行血栓剝離術,術後需配合高錳酸鉀坐浴促進創麵愈合。
當出現持續便血、痔核脫出無法回納或劇烈疼痛時,應及時到肛腸科就診。治療期間需保持肛門清潔,便後建議使用溫水清洗,避免用力擦拭。不同分期的痔瘡治療方案存在差異,具體治療方式應由專業醫生評估後製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