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的症狀通常包括關節疼痛、晨僵、疲勞、皮膚症狀以及發熱等。由於風濕病種類較多,不同疾病的具體表現可能存在差異,需結合其他臨床表現和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1、關節疼痛和腫脹
這是風濕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多表現為對稱性關節疼痛,可能伴有紅腫、壓痛。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累及手腕、手指等小關節,而骨關節炎更多影響膝關節、髖關節等。
2、晨僵現象
患者晨起時關節僵硬明顯,通常持續1小時以上,活動後可逐漸緩解。這種僵硬感可能伴隨關節活動受限,嚴重時會影響日常洗漱、穿衣等基本活動。
3、疲勞和無力感
超過70%的風濕病患者會出現持續性疲勞,可能與炎症反應消耗能量、睡眠質量下降有關。係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還可能伴隨肌肉無力等症狀。
4、皮膚異常表現
部分風濕病會出現皮膚改變,如係統性紅斑狼瘡的麵部蝶形紅斑、銀屑病關節炎的鱗屑性皮疹、皮肌炎的眼瞼紫紅色斑等,這些皮損多與自身免疫反應相關。
5、反複發熱
在病情活動期可能出現低熱或間斷性發熱,尤其是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成人Still病等,體溫常波動在37.5-38.5℃之間,通常不伴隨明顯感染征象。
若出現上述症狀,建議及時到風濕免疫科就診。醫生會根據症狀特點、血液檢查(如類風濕因子、抗CCP抗體、血沉)以及影像學檢查(X線、超聲檢查)進行綜合判斷。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助於控製疾病進展,改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