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出現鼻子堵塞、流清鼻涕時,一般可通過日常調理、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症狀。若症狀持續加重或伴隨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就醫進行針對性處理。
1、日常調理
日常需注意適當增加飲水量,保持咽喉及鼻腔黏膜濕潤,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類食物。同時需保證充足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有助於緩解鼻塞、流涕等不適。
2、物理治療
可用溫熱的濕毛巾熱敷鼻根部位,或通過吸入溫熱的水蒸氣促進鼻腔黏膜血管收縮,改善鼻塞症狀。也可用生理鹽水衝洗鼻腔,幫助清除分泌物,減少鼻腔黏膜水腫。
3、藥物治療
若症狀較明顯,可遵醫囑使用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組胺藥物緩解流涕。鼻塞嚴重時,可短期使用鹽酸偽麻黃堿緩釋膠囊等減充血劑。若伴有發熱、頭痛等症狀,可配合感冒清熱顆粒、荊防顆粒等中成藥輔助治療。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防止引發鼻出血或中耳炎。若鼻塞、流涕持續超過1周,或出現黃膿涕、麵部脹痛、耳悶等症狀,需警惕合並細菌感染或鼻竇炎的可能,應及時就診完善檢查,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治療期間避免自行聯合使用多種複方感冒藥,防止藥物成分過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