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痔瘡治療用什麼藥

李俊 肛腸科 副主任醫師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三甲

痔瘡的藥物治療需根據具體症狀選擇,常用藥物包括局部外用藥、口服藥物以及輔助性藥物等。一般可以遵醫囑使用痔瘡膏、痔瘡栓、靜脈增強劑、中成藥以及緩瀉劑等緩解症狀。此外,調整生活習慣對恢複也較為重要。

1、痔瘡膏

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複方角菜酸酯乳膏等,這類藥物多含有利多卡因、爐甘石等成分,具有局部麻醉、消炎止癢的作用。直接塗抹於患處可減輕肛門腫脹和疼痛,對於外痔引起的瘙癢、滲液效果較好。需注意塗抹前應清潔肛周,避免繼發感染。

2、痔瘡栓

常見的有太寧栓、普濟痔瘡栓等栓劑,主要成分為角菜酸酯或中藥提取物。栓劑塞入肛門後能形成保護膜,減少糞便摩擦,同時收斂止血。對於內痔出血、黏膜糜爛等情況適用,使用時需保持肛門清潔,防止栓劑汙染。

3、靜脈增強劑

如地奧司明片、草木犀流浸液片等口服藥物,屬於黃酮類衍生物,可通過增加靜脈張力改善肛門血管循環,減輕痔核充血水腫。適用於痔瘡急性發作期,療程通常為7-10天,需注意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等副作用。

4、中成藥

槐角丸、痔速寧片等具有清熱燥濕、涼血止血功效的中藥製劑,適用於便血明顯、肛門灼熱感的患者。但需辨證使用,脾胃虛寒者慎用,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5、緩瀉劑

乳果糖口服溶液、開塞露等能軟化糞便,減少排便時對痔核的刺激。此類藥物僅作為輔助治療,不宜長期使用,以免產生依賴性。

痔瘡患者除藥物治療外,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溫水坐浴10-15分鍾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若用藥後便血持續超過1周、痔核脫出無法回納或出現劇烈疼痛,應及時到肛腸科就診,必要時需進行膠圈套紮或手術切除治療。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