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目前並沒有所謂“最好”的治療藥物,通常需要根據具體類型、病情嚴重程度以及患者身體狀況進行選擇,常見治療方法包括抗病毒藥物、對症治療藥物、日常護理、抗生素治療以及物理治療等。
1、抗病毒藥物
皰疹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抗病毒藥物是主要治療方式。例如單純皰疹可遵醫囑使用阿昔洛韋片、伐昔洛韋膠囊等核苷類似物,能抑製病毒DNA複製。帶狀皰疹患者可能需要泛昔洛韋片,該藥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有較強抑製作用。嚴重感染者可能需要靜脈注射更昔洛韋。
2、對症治療藥物
伴有神經痛時可使用加巴噴丁膠囊、普瑞巴林膠囊調節神經傳導。皮膚灼熱瘙癢時,可局部塗抹爐甘石洗劑緩解症狀。體溫超過38.5℃時,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或對乙酰氨基酚片退熱。
3、日常護理
保持患處清潔幹燥,穿著寬鬆棉質衣物減少摩擦。皰疹未破潰時可冷敷緩解疼痛,已破潰者需用碘伏消毒預防感染。每日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2-3次,避免抓撓導致病毒擴散。
4、抗生素治療
繼發細菌感染出現膿性分泌物時,需根據藥敏結果選用頭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膠囊等抗生素。局部可塗抹莫匹羅星軟膏控製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5、物理治療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患者可采用紫外線照射、低頻脈衝電治療等物理療法,通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激光治療有助於促進皮損愈合,但需在專業醫療機構進行。
皰疹患者應盡早就醫進行病毒分型檢測,發病初期72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效果最佳。治療期間需嚴格遵醫囑完成療程,不可自行增減藥量。保持規律作息、加強營養攝入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皮損結痂前應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防止病毒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