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作為傳統中藥,通常可以通過烊化兌服、與食材同燉、製成膏方等方式發揮補血功效。其補血作用主要源於阿膠的滋陰補血特性,建議根據體質調整食用方法,並遵醫囑合理使用。
1、烊化兌服
將阿膠塊搗碎後放入碗中,加入黃酒或溫水隔水蒸至完全融化,待冷卻後分次服用。烊化過程有助於阿膠有效成分釋放,黃酒作為藥引可增強其溫經通脈的作用,適合血虛伴有畏寒肢冷的人群。
2、與食材同燉
取烊化後的阿膠液加入紅棗、桂圓、核桃等食材燉煮成羹湯。紅棗所含環磷酸腺苷與阿膠中的膠原蛋白協同作用,可促進血紅蛋白合成,桂圓肉能補益心脾,適合氣血兩虛引起的麵色萎黃、心悸失眠者。
3、製成固元膏
將阿膠與黑芝麻、核桃仁、冰糖等輔料混合熬製,冷凝後切片食用。黑芝麻富含維生素E和亞油酸,配合阿膠中鐵元素,可改善缺鐵性貧血,但膏方熱量較高,血糖異常者需控製攝入量。
阿膠性質滋膩,脾胃虛弱者應搭配陳皮、砂仁等理氣藥材同用。服用期間忌食蘿卜、濃茶等影響吸收的食物。建議每周食用2-3次,連續使用不超過三個月,若出現腹脹、便溏等不適需停用。孕婦及濕熱體質者需經中醫辨證後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