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氏菌病的常見症狀包括反複發熱、多汗、關節疼痛等,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療、抗生素治療、對症治療等。該病是由布魯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需及時規範治療以避免慢性化。
1、反複發熱
患者常出現波狀熱型,體溫可達39-40℃,午後發熱明顯,伴有畏寒、寒戰等症狀。發熱可持續數周,緩解數天後可能再次發作,形成特征性的波浪狀體溫曲線。
2、多汗
在發熱減退時會出現大汗淋漓,常浸濕衣物被褥,夜間盜汗尤為明顯。這種多汗症狀與細菌釋放內毒素刺激體溫調節中樞有關,是布魯氏菌病的典型表現之一。
3、關節疼痛
約70%患者會出現遊走性關節痛,多見於膝、髖、肩等大關節,局部可能出現紅腫熱痛。關節症狀可持續數月至數年,嚴重者可能發展為化膿性關節炎或骨關節炎。
4、乏力與肝脾腫大
患者常感持續疲乏,體檢可發現肝脾輕度腫大,部分伴有淋巴結腫大。實驗室檢查可見白細胞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比例升高,肝酶指標異常。
治療方法方麵:
1、一般治療
急性期需臥床休息,補充足夠水分和電解質。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必要時靜脈營養支持。保持環境通風,及時更換汗濕衣物。
2、抗生素治療
成人首選多西環素聯合利福平,療程至少6周。兒童可用複方磺胺甲噁唑聯合慶大黴素。對於複發或慢性病例,可選用左氧氟沙星、鏈黴素等藥物,需根據藥敏結果調整方案。
3、對症治療
關節疼痛可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高熱時物理降溫配合布洛芬混懸液。肝損傷患者需加用穀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膽堿等保肝藥物,必要時進行血漿置換。
患者確診後應在傳染病醫院隔離治療,嚴格遵醫囑完成全程抗菌治療。接觸牛羊等牲畜時應做好防護,食用乳製品需徹底滅菌。若治療不及時可能發展為心內膜炎、腦膜炎等嚴重並發症,出現持續發熱、意識障礙等情況需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