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項是用於檢測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學檢查項目,通常包括乙肝表麵抗原、乙肝表麵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和乙肝核心抗體。這五項指標可幫助評估感染狀態、免疫情況及病毒複製活躍度。
1、乙肝表麵抗原(HBsAg)
乙肝表麵抗原陽性提示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判斷是否感染的重要指標。若持續陽性超過6個月,可能發展為慢性乙肝。該抗原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可作為病毒存在的標誌。
2、乙肝表麵抗體(抗-HBs)
該抗體陽性表示機體對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可能通過疫苗接種或自然感染後恢複獲得。抗體滴度越高,保護作用越強,通常≥10mIU/ml視為有效防護。
3、乙肝e抗原(HBeAg)
e抗原陽性反映病毒複製活躍,傳染性強。常見於急性乙肝早期或慢性乙肝活動期,需結合病毒DNA檢測評估病情。部分患者可能因病毒變異出現e抗原陰性但病毒仍複製的情況。
4、乙肝e抗體(抗-HBe)
e抗體陽性通常提示病毒複製減弱、傳染性降低,可能處於感染恢複期或慢性乙肝非活動期。但需注意,部分e抗原陰性慢性乙肝患者仍可能存在病毒活動,需進一步檢測確認。
5、乙肝核心抗體(抗-HBc)
包括IgM和IgG兩種類型。IgM抗體陽性多提示急性感染或慢性乙肝急性發作,IgG抗體陽性則表明既往或現症感染。該抗體終身存在,不能區分現症感染和既往感染。
建議檢測後由專業醫生綜合五項結果、肝功能及病毒載量等指標進行解讀。表麵抗體陰性者應及時接種疫苗,感染者需定期複查並遵循醫囑進行管理,避免飲酒和濫用藥物,以降低肝損傷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