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鼻炎艾灸應該灸哪些穴位

江一平 中醫科 主任醫師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三甲

鼻炎艾灸一般可選擇迎香穴、印堂穴、肺俞穴、合穀穴及風池穴等穴位,需根據個體情況遵醫囑操作。艾灸通過溫熱刺激穴位,有助於緩解鼻塞、調節肺氣,但需注意操作規範。

1、迎香穴

位於鼻翼外緣中點旁開0.5寸處,屬手陽明大腸經。艾灸該穴位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緩解鼻塞流涕症狀,對過敏性鼻炎引起的鼻部不適有改善作用。

2、印堂穴

位於兩眉頭連線中點處,屬經外奇穴。艾灸此處可通調督脈之氣,減輕前額脹痛和鼻腔充血,對慢性鼻炎伴隨的頭痛症狀有輔助緩解效果。

3、肺俞穴

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屬足太陽膀胱經。刺激該穴可調節肺髒功能,增強衛外能力,適用於肺氣虛型鼻炎患者,能改善打噴嚏、流清涕等症狀。

4、合穀穴

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間偏食指側凹陷處,屬手陽明大腸經。艾灸此穴具有疏風解表作用,可緩解急性鼻炎發作時的鼻癢、噴嚏等外感症狀。

5、風池穴

位於後發際線上1寸,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凹陷處,屬足少陽膽經。該穴位艾灸可祛風散寒,對風寒侵襲導致的鼻塞、流涕有明顯緩解效果。

艾灸治療需由專業醫師評估體質後實施,操作時注意保持適當距離防止燙傷。治療期間應避免接觸過敏原,配合飲食調理。若症狀持續加重或出現鼻腔出血等情況,應及時停止艾灸並就診耳鼻喉科。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