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氣短喘不過氣是怎麼回事

謝軍平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三甲

氣短喘不過氣可能是由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病理性原因有關,建議根據具體表現及時就診明確診斷。

1、生理性原因

劇烈運動、情緒緊張或處於高原環境時,身體耗氧量增加或氧氣供應不足,可能出現暫時性呼吸急促,表現為氣短、喘不過氣,通常通過休息或調整呼吸後可自行緩解,無需特殊治療。

2、哮喘

氣道慢性炎症反應會導致支氣管痙攣和黏膜水腫,引起反複發作的喘息、胸悶和呼吸困難。急性發作時可遵醫囑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氣霧劑、沙丁胺醇霧化溶液等藥物緩解症狀,日常需避免接觸過敏原。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長期吸煙或接觸粉塵等因素導致氣道阻塞,患者常出現持續性氣短,活動後加重,伴有咳嗽、咳痰。治療通常需使用異丙托溴銨氣霧劑、沙美特羅替卡鬆粉吸入劑等支氣管擴張劑,並嚴格戒煙。

4、心力衰竭

心髒泵血功能下降會引起肺部淤血和缺氧,表現為平臥時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氣促,可能伴隨下肢水腫。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呋塞米片、螺內酯片等利尿劑減輕心髒負荷,並限製鈉鹽攝入。

若氣短症狀頻繁發作或伴隨胸痛、咳血等情況,建議盡快進行胸部CT、肺功能或心髒彩超等檢查,明確病因後遵醫囑規範治療。日常需保持環境通風,避免劇烈運動或情緒波動。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