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髒介入手術是一種通過導管技術治療心髒疾病的微創方法,通常在影像設備引導下進行。它適用於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髒病等多種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創傷小、恢複快的特點。
心髒介入手術通過在血管內插入導管,將器械送至心髒或血管病變部位,實現對疾病的精準幹預。例如,冠狀動脈介入術利用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改善心肌供血;射頻消融術通過釋放熱能糾正異常心律;封堵器可用於閉合先天性心髒缺損。這些方法避免了傳統開胸手術的風險,顯著縮短了住院時間。術後患者通常需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栓,並定期複查評估效果。
進行心髒介入手術後,患者應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幹燥,避免劇烈運動。日常需嚴格遵醫囑服用藥物,控製血壓、血脂等危險因素。若出現胸痛、心悸或穿刺處血腫、滲血等情況,應及時就醫複查。醫生會根據個體情況製定康複計劃,幫助患者維持心髒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