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腿疼可能是生理性的生長痛所致,也可能與外傷、骨骼感染、關節炎或骨腫瘤等疾病原因有關。生長痛常見於3-12歲兒童,通常在夜間出現,而疾病相關的疼痛可能伴隨其他症狀。
1、生長痛
生長痛多發生在下肢,可能與骨骼快速生長時肌肉牽拉或代謝產物堆積有關。表現為夜間間歇性疼痛,無紅腫發熱,按摩或熱敷後可緩解。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可通過補充鈣質、調整飲食緩解。
2、外傷
運動碰撞或跌倒可能導致軟組織挫傷、肌肉拉傷甚至骨折。疼痛部位可見腫脹瘀斑,活動受限。輕度損傷需冷敷製動,若疼痛劇烈或無法負重,需及時就醫進行X線檢查排除骨折。
3、骨骼感染
急性骨髓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體溫升高,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增高。需遵醫囑使用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顆粒等抗生素,嚴重者需手術引流。
4、關節炎
感染性關節炎常見鏈球菌感染,需使用青黴素V鉀片等藥物治療。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需長期使用布洛芬混懸液等抗炎藥,或甲氨蝶呤片控製病情。
5、骨腫瘤
骨肉瘤或尤文肉瘤等惡性病變雖罕見,但表現為持續性夜間痛、局部包塊。需通過MRI、病理活檢確診,確診後需手術聯合放化療綜合治療。
若兒童腿疼持續加重、影響日常活動或伴隨發熱、消瘦等症狀,建議盡早就診骨科或兒科。日常需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後立即休息,均衡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D,定期監測生長發育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