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散光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但用眼習慣、眼部疾病等後天因素也會影響其發生和發展。具體是否由遺傳引起需結合個體情況進行判斷。
1、遺傳因素
散光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尤其是中高度散光。若父母存在散光,子女的患病風險可能增加,可能與角膜或晶狀體的先天形態異常有關。這類散光通常在兒童期即可被發現,需通過醫學驗光確診。
2、用眼習慣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閱讀姿勢不當、環境光線不足等因素可能導致眼外肌調節失衡,進而誘發或加重散光。例如側躺玩手機會造成單側眼壓異常,可能改變角膜曲率,形成暫時性或永久性散光。
3、眼部病變
圓錐角膜、眼瞼血管瘤、角膜瘢痕等器質性病變可直接改變角膜形態,這類繼發性散光與遺傳無關。眼部外傷、手術並發症等後天損傷也可能破壞眼球結構,導致散光度數增加。
建議學齡期兒童及有家族史者定期進行視力篩查,出現視物模糊、重影等症狀應及時就診。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正確用眼姿勢,避免揉眼等可能損傷角膜的行為,強光環境下應佩戴合格太陽鏡防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