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怎麼去黑眼圈

徐桂珍 整形美容科 主治醫師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甲

黑眼圈的形成通常與遺傳、熬夜、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等因素有關,一般沒有統一的治療方法,需結合個體情況選擇合適方案。常見改善方式包括日常調理、局部護理、醫美治療等,冷敷或熱敷的選擇需根據具體類型判斷。

1、日常調理

保證每天7-8小時睡眠,避免長時間用眼,可每小時閉目休息5分鍾。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柑橘等水果攝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適當進行快走、瑜伽等有氧運動,改善全身血液循環。

2、局部護理

使用含維生素K、咖啡因成分的眼霜,每日早晚輕柔按摩眼周3-5分鍾。血管型黑眼圈可選擇溫熱毛巾(40℃左右)外敷10分鍾,通過熱效應擴張血管促進血流。水腫型建議冷藏的勺子或凝膠眼罩冷敷5分鍾,收縮血管減輕腫脹。

3、醫美治療

頑固性色素沉著可考慮調Q激光分解黑色素,每次治療間隔1個月。血管增生型適用強脈衝光治療,通過選擇性光熱作用封閉異常毛細血管。需在正規醫療機構進行3-5次療程,術後嚴格防曬。

4、冷敷熱敷選擇

晨起眼瞼浮腫時建議冷敷,可收縮血管減輕組織液滲出。夜間血液循環減緩時適合熱敷,能改善局部代謝。注意溫度控製在35-42℃之間,每次不超過15分鍾,避免溫度過高損傷皮膚屏障。

出現持續加重的黑眼圈建議及時就診,排除過敏性鼻炎、腎性水腫等係統性疾病。醫美治療前需經皮膚科醫生評估類型,製定個性化方案。日常避免用力揉搓眼周,紫外線強烈時佩戴防UV400太陽鏡防護。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