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骨症是一種由於長期過量攝入氟化物引起的慢性骨骼疾病,屬於地方性氟中毒的骨骼表現。該病主要影響骨骼和牙齒,嚴重時可導致骨骼變形、關節活動受限甚至殘疾。
氟骨症的病因與長期生活在高氟地區密切相關,如飲用高氟水或吸入燃煤汙染釋放的氟化物。氟進入人體後與羥基磷灰石結合,破壞骨代謝平衡,導致骨硬化、骨贅形成和韌帶鈣化。典型症狀包括腰背及四肢關節疼痛、僵硬,嚴重者可能出現脊柱後凸、肢體畸形或神經壓迫症狀。部分患者還伴有氟斑牙,表現為牙齒表麵黃褐色斑塊。
診斷需結合患者生活地區的氟暴露史、典型臨床表現以及X線檢查。影像學可見骨密度增高、骨小梁粗糙、骨周鈣化等特征性改變。尿氟檢測可輔助判斷氟暴露水平,正常尿氟濃度一般不超過1.5mg/L。
治療以控製氟攝入為基礎,包括改用低氟水源、安裝除氟設備等。藥物治療常用鈣劑、維生素D製劑調節骨代謝,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對於嚴重關節畸形或神經壓迫患者,需考慮手術矯正或椎管減壓。預防重點在於改善高氟地區飲水質量,加強燃煤汙染治理,建議孕婦及兒童定期進行氟負荷檢測。
日常應注意避免飲用高氟水,減少茶葉、海產品等富氟食物的過量攝入。出現持續性骨痛或活動受限時應及時就醫,通過早期幹預可有效控製病情進展。治療期間需定期複查骨密度和腎功能,遵醫囑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