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對肝髒的危害主要包括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肝髒功能逐漸受損。以下是具體危害的詳細分析:
1、脂肪性肝病
酒精在肝髒代謝過程中會抑製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同時促進甘油三酯的合成,導致脂肪在肝細胞內異常堆積。初期可能無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乏力、右上腹不適。若不及時幹預,可能發展為更嚴重的肝損傷。
2、酒精性肝炎
乙醇代謝產生的乙醛可直接損傷肝細胞膜結構,引發炎症反應,導致肝細胞腫脹壞死。患者常出現黃疸、肝區疼痛、惡心嘔吐等症狀,血液檢查可見轉氨酶升高。此時需立即戒酒並接受護肝治療。
3、肝硬化
長期反複的肝細胞損傷會激活肝星狀細胞,導致膠原纖維過度沉積,正常肝小葉結構被破壞。此時肝髒質地變硬,可能伴隨門靜脈高壓、腹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並發症,肝髒功能嚴重受損。
4、肝癌
慢性炎症環境會加速肝細胞DNA損傷,乙醛的致癌性可能誘發肝細胞異常增殖。肝硬化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顯著增高,早期可能無症狀,晚期會出現消瘦、肝區包塊、甲胎蛋白升高等表現。
建議長期飲酒者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和肝髒超聲篩查。若已出現肝功能異常,應立即戒酒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護肝藥物。日常飲食應保持低脂高蛋白,避免加重肝髒代謝負擔,必要時需通過專業醫療手段進行戒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