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小便處瘙癢可能是尿布皮炎、尿路感染、過敏反應或寄生蟲感染等原因引起,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
1、尿布皮炎
寶寶皮膚嬌嫩,若尿布更換不及時或局部清潔不到位,尿液、糞便刺激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表現為臀部、外陰等接觸尿布區域出現紅斑、丘疹伴瘙癢,嚴重時可能破潰滲出。日常需保持皮膚幹燥,及時更換尿布,可外用氧化鋅軟膏等保護皮膚。
2、尿路感染
女嬰因尿道短,細菌易上行引發感染,表現為排尿時哭鬧、尿液渾濁、外陰紅腫瘙癢。需通過尿常規檢查確診,常用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顆粒等抗生素治療,同時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
3、過敏反應
尿布材質、洗滌劑殘留或新使用的護膚品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表現為瘙癢、紅斑或蕁麻疹。需排查過敏原,更換低敏產品,必要時遵醫囑口服氯雷他定糖漿等抗組胺藥物。
4、寄生蟲感染
蟯蟲感染常引起夜間肛門及外陰瘙癢,因雌蟲在肛周產卵導致。可觀察到寶寶頻繁抓撓,需通過透明膠帶法查蟲卵,常用阿苯達唑顆粒驅蟲,全家需同步治療並徹底消毒衣物。
日常應注意給寶寶穿著透氣棉質衣物,排便後用溫水清洗並輕柔蘸幹皮膚,避免使用刺激性濕巾。若瘙癢伴隨發熱、血尿、異常分泌物等情況,需立即就診兒科或皮膚科,切勿自行使用含激素藥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