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的常見症狀通常包括精神不振、腰膝酸軟、尿頻或夜尿增多等,可能伴隨其他身體不適。中醫認為腎虛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症狀表現有所不同,需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判斷。
1、精神不振
腎主藏精,為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腎虛可能導致精氣不足,表現為乏力、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情緒低落或睡眠障礙,如失眠多夢等。
2、腰膝酸軟
腎位於腰部,腎虛時易出現腰部酸痛、下肢無力,久站或勞累後加重。腎精不足可導致骨髓失養,伴隨關節僵硬、走路不穩,老年人可能出現骨質疏鬆風險增加。
3、尿頻或夜尿增多
腎主水液代謝,腎氣不固時膀胱氣化功能失調,表現為排尿次數增多,尤其夜間起夜頻繁。嚴重者可能出現尿後餘瀝、遺尿,部分患者伴隨下肢浮腫。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過度勞累,規律作息並節製房事。飲食可適量食用黑芝麻、核桃等補腎食材,但需避免盲目進補。若症狀持續加重或出現耳鳴耳聾、性功能減退等問題,建議到正規中醫院就診,通過脈診、舌診等辨證後,遵醫囑選用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等中藥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