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通常有肉毒杆菌、沙門氏菌、大腸埃希氏菌、霍亂弧菌、變形杆菌等,可以通過徹底清潔、適當存儲、充分加熱、避免生食、避免有毒食品等方式預防。如果不慎攝入細菌,建議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
一、細菌
①肉毒杆菌:主要生長在缺氧環境下,在罐頭食品及密封醃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正常人誤食後很容易食物中毒,出現眼瞼下垂、斜視、吞咽困難等不適症狀。
②沙門氏菌:沙門氏菌存在主要汙染魚、禽、蛋類食品,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通常是因為食物未完全煮熟便食用引起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後通常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等不適症狀。
③大腸埃希氏菌:主要指人食用沒有徹底加熱的牛肉、生牛奶、乳酪及蔬菜等食物,被致瀉性大腸埃希氏菌感染,可能會導致消化係統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大便稀薄、水樣便等症狀。
④霍亂弧菌:主要存在於未經加熱的貝類、蟹類、海帶等海鮮中。感染後可能會引起嚴重的腹瀉和脫水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⑤變形杆菌:屬於腸道內的條件致病菌,在腸道內會產生毒素,從而導致食物中毒。
二、預防
①徹底清潔:在處理食材前,應徹底清洗蔬菜、水果,從而去除表麵的農藥殘留和汙垢。
②適當存儲:食材應按照要求儲存,控製溫度適宜,避免食物腐爛。生肉、家禽、海鮮等易腐食品應冷藏或冷凍存放。
③充分加熱:確保食物在烹飪過程中充分加熱,以殺死可能存在的細菌和病毒。
④避免生食:盡量不食用生食或半生食的食品,特別是海鮮、肉類等。如需生食,應選擇新鮮、可靠的食材,並確保處理得當。
⑤避免有毒食品:避免食用有毒或可能含有有毒物質的食品,如發芽的馬鈴薯、野生的蘑菇等。
在日常生活當中,建議多吃清淡有營養的食物,避免食用腐爛變質的食物,以免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