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絞痛

  腸絞痛是大腸痙攣造成疼痛,經常讓小寶寶哭鬧個不停,甚至能夠持續哭鬧個1-2小時。由於嬰兒不會講話,對於身體的不適,隻會以啼哭做為主要的肢體語言。嬰兒腸絞痛的特點為間歇性的哭鬧。

目錄
1.腸絞痛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腸絞痛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3.腸絞痛有哪些典型症狀 4.腸絞痛應該如何預防 5.腸絞痛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腸絞痛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腸絞痛的常規方法

1腸絞痛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雖然還沒有學者對引起嬰兒腸絞痛的原因作出肯定的回答,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與嬰兒消化道發育不完整有關,這種不成熟表現在大腦對神經節控製異常。從嚴格意義上講,消化道是指從口腔到肛門的整個與消化吸收有關的連續性管腔係統。這個連續管腔係統又可分成幾個節段,而且每個節段的神經控製來源於不同的神經節,這些不同的神經節則受到“司令部”高級神經中樞-大腦的控製。

2腸絞痛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腸係膜梗死是本病的常見並發症。在腸絞痛症狀持續數月或數年後,因內髒循環嚴重削減而可發生腸係膜梗死。據估計,約1/3的腸係膜梗死病人有腸絞痛的前驅症狀。

3腸絞痛有哪些典型症狀

  有些小嬰兒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時嬰兒麵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喂奶都不能緩解,而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這是由於嬰兒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常發生在夜間,多半發生在3個月以內的嬰兒,並多見於易激動、興奮煩躁不安的嬰兒。

4腸絞痛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腸絞痛應該注意以下四點:

  1.新生兒和嬰兒不要喂得太多、太快、太飽。要按時喂奶,因為嬰兒哭鬧太久時容易吞入大量空氣,可誘發腸痙攣。奶不要太熱或太涼,添加輔食要逐漸增加。

  2.學齡前後的兒童,一日三餐要按時按量,不要暴飲暴食;對容易發作腸痙攣的兒童,冬天可戴口罩,防止在外吞入過多的冷空氣;夏天不要無節製地吃冰糕和冷飲料;

  3.有過敏體質的兒童,要避免接觸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如花粉、魚蝦等;

  4.在夜間或遠離醫院,兒童發生腸痙攣時,如果以前曾發生過,可進行腹部熱敷,或喝少許熱的開水或湯。按醫囑或說明書服用顛茄合劑等解痙止痛藥物。如果病情逐漸發展並加重,千萬不可繼續等待,應速去醫院,以防延誤病情。5.需要與家長說明,小兒腸絞痛一般隨其年齡增大,在青春期後大多可消失,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5腸絞痛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實驗室檢查:

  紅細胞比積降低、低蛋白血症、低膽固醇血症和免疫力低下等。部分病例行空腸或結腸穿刺活檢,可發現慢性缺血表現,包括腸黏膜絨毛萎縮、上皮細胞扁平和慢性腫脹等。

  其他輔助檢查:

  1.選擇性內髒動脈造影

  (1)腹腔動脈造影正位片:導管通過股動脈穿刺插至腹腔動脈起源處的上方,在給予小的試驗劑量證實導管位置適當後,注入50%泛影葡酸鈉30~40ml,然後連續快速多次攝片,可以顯示腹腔動脈和腸係膜上動脈中的1支或2支有無狹窄或閉塞。

  (2)腸係膜上動脈造影下位片:腹腔動脈造影後,將導管插至腸係膜上動脈起點的上方再作造影攝片,如顯示明顯擴張和伸長的腸係膜下動脈並通過側支循環充盈腸係膜上動脈,表明有腸係膜上動脈性閉塞。

  (3)動脈造影攝片側位:對於內側弓形韌帶綜合征,側位動脈造影攝片可顯示腹腔動脈的上緣受壓和該動脈向尾側移位,而腸係膜上、下動脈通常顯示正常。

  2.多普勒超聲檢查 阻塞部位的近端,可表現為高速噴射血流或血流紊亂頻譜,若有肝動脈血液倒流,則提示腹腔動脈阻塞或重度狹窄。此外還可以測定腸係膜血管流量,典型的腸道大血管流量為500~1200ml/min,為心輸出量的10%~20%。

  3.磁共振 正常人群與患者餐後30min內,腸係膜上動脈血流量有顯著差異。同時測定腸係膜上動脈和上靜脈血流量顯示,腸係膜上動脈閉塞的程度越重,腸係膜上動脈與腸係膜上靜脈之間血流比值餐後增加越不明顯。

6腸絞痛病人的飲食宜忌

  宜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如香蕉、草莓、蘋果等。因其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蜂膠等。以此增強個人抗病的體質。平時還要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保持機體足夠的需要。忌煙酒忌辛辣。忌油膩忌煙酒。忌吃生冷食物。以避免疾病反複發作。

7西醫治療腸絞痛的常規方法

  輕度的是不需要治療的,這是屬於嬰兒腸絞痛慢慢會好的,但是對於嚴重的情況是需要藥物治療的,可以用西甲矽油滴劑。每次10滴,一天三次,喂奶前直接滴入口腔,連服2周。家長們不必膽小,西甲矽油不會被嬰兒吸收到體內,隻在腸道中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排氣,緩解腹痛。不會對嬰兒產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