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狀態 招募中
免費入組
提示:找不到相關臨床試驗項目?沒關係,聯係我們,為您精準匹配!

試驗評分

治療階段

III期

藥品名稱

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

適應症

用於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後的維持治療

癌種

非小細胞肺癌
1
查找項目 通過患者招募信息庫查項目
2
聯係我們 招募專員進行初篩
3
簽署同意 簽署知情同意書
4
成功入組 成功參加臨床試驗
登記號:CTR20210045
項目用藥: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
適應症:用於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後的維持治療
疾病:非小細胞肺癌
實驗分期:III期
申辦方:阿斯利康投資(中國)有限公司
開展區域:
試驗傷害保險:有
招募截止時間:

簡要入排方案

組織學或細胞學證實的I期至II期NSCLC,臨床I/II期淋巴結陰性(T1至T3N0M0)疾病,並計劃接受SBRT確定性治療

入排標準

1 能夠簽署知情同意書,包括遵守知情同意書(ICF)和本方案中列出的要求和限製。
2 實施任何要求的研究程序、采樣和分析前,在ICF上簽名和簽日期。
3 基因學研究(可選) 入選可選的(DNA)基因學研究的患者必須符合以下標準: -提供關於接受可選基因采樣和分析的知情同意書。如果患者拒絕參與可選基因學研究,其不會受到任何處罰或利益損失。拒絕參與可選基因學研究的患者將不會從主研究的任何其他方麵被排除。 注:未在中國開展可選的基因學研究。
4 篩選時年齡為≥18歲。對於在日本入選的年齡<20歲患者,應獲得患者及其法定代表簽署的知情同意書。
5 組織學或細胞學證實的I期至II期NSCLC(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分期手冊第8版[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Eighth Edition],臨床I/II期淋巴結陰性(T1至T3N0M0)疾病,並計劃接受SBRT確定性治療。患者參加本試驗的資格如下: - 經醫師確定的醫學上不可手術,或 - 醫學上可手術但患者拒絕接受手術 - 醫學上可手術而選擇SBRT治療的患者也可納入。
6 計劃接受SoC SBRT的根治性治療(見附錄H),采用以下一種劑量: -對於外周型腫瘤:總劑量54 Gy分割3次,總劑量42或48 Gy分割4次,或總劑量50或55 Gy分割5次。 - 對於中央型腫瘤:總劑量50或55 Gy分割5次,或總劑量50或60 Gy分割8次。
7 入組和隨機分配時,世界衛生組織(WHO)/東部腫瘤協作組(ECOG)體能狀況 (PS)評分為0、1或2分。
8 腫瘤樣品要求: - 提供距篩選≤6個月的存檔腫瘤組織蠟塊或切片(強烈建議提供6片新切取的未染色切片)。 在無法提供存檔樣本的情況下,如果活檢操作在技術上可行,並且該操作與不可接受的臨床風險無關,則鼓勵提交新獲取(距篩選≤3個月)的腫瘤活檢。 如果存檔腫瘤組織塊、切片均不可用,則接受使用細針穿刺(FNA)樣本(≤6個月)製備的細胞組織塊或切片。 在首份活檢組織用盡的情況下鼓勵再活檢,但如果再活檢會帶來不可接受的臨床風險則不會將再活檢作為入組的強製要求。 -對於中國受試者:僅需提供腫瘤切片(從活檢樣本或FNA細胞塊中切出)(詳細內容請見第8.8節)。
9 患有中央型或周圍型病變的患者符合條件。中央型病變定義為近端支氣管樹區域內的腫瘤或與近端支氣管樹區域接觸的腫瘤,定義為近端支氣管樹周圍所有方向的2 cm體積腫瘤(隆突、右主支氣管和左主支氣管、右上葉支氣管、中間葉支氣管、右中葉支氣管、舌段支氣管、右和左下葉支氣管)。患有超中央型腫瘤的患者不符合受試者資格。超中央型腫瘤被定義為鄰接氣管、主支氣管或食管的腫瘤。
10 具有異時性I/II期(T1-T3N0M0)NSCLC病史且僅接受過根治性的手術治療或僅在入組前>1年時間接受過SBRT治療的患者符合資格。如果負責患者治療的放射腫瘤醫師與研究醫師/國際協調研究者進行協商後,認為額外的放射治療對患者是安全的,則既往有肺部SBRT病史的患者符合資格。 當最多具有2個胸內病灶時,允許同時性NSCLC腫瘤患者入選。將根據TNM係統分別對各病灶進行分期,並在CRF中標明分期結果。請見第5.3節。必須采用相同劑量/分割數來治療各處病灶,並且符合附錄H中確定的風險器官約束條件。
11 在隨機分配前,具有充分的器官和骨髓功能: -血紅蛋白≥9.0 g/dL - 絕對中性粒細胞計數≥1.0 × 109/L - 血小板計數≥75 × 109/L - 血清膽紅素≤1.5 × 正常值上限(ULN)。不適用於確診為Gilbert綜合征的患者,這些患者與他們的醫師協商後可入組。 - 隨機分組前2周內ALT和AST≤2.5×ULN - 根據Cockcroft-Gault法(使用實際的WT)測定的肌酐清除率(CL)>30 mL/min或計算的CL>30 mL/ min 男性 肌酐CL(mL/min)=體重(kg)×(140?年齡)72×血清肌酐(mg/dL) 女性: 肌酐CL(mL/min)=體重(kg)×(140?年齡)72×血清肌酐(mg/dL)×0.85
12 預期存活時間必須至少為12周。
13 以下分期檢查必須在隨機分組前10周內完成: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CT掃描需要至少從頭顱底部到大腿中部進行以達到分期目的。如果先前沒有進行PET掃描,可以在篩選期間進行以確保充分的臨床分期。 -肺門或縱膈淋巴結≤1cm且PET上肺門或縱膈無異常攝取的患者將被視為N0。允許使用任何技術進行縱膈淋巴結取樣,但不是必需的。CT上肺門或縱膈淋巴結>1cm或PET異常(包括可疑但無診斷意義的攝取)的患者,如果所有異常所在區域的直接組織活檢均為癌症陰性,則患者仍可以入選研究。
14 體重>30 kg
15 男性/女性
16 隨機分組前12周內進行過肺功能檢測

排除標準

1 混合型小細胞和非小細胞癌症
2 具有同種異體器官移植史。
3 活動性或既往記錄的自身免疫疾病或炎症性疾病(包括炎症性腸病[如,結腸炎或克羅恩病]、憩室炎(憩室病除外)、係統性紅斑狼瘡、結節病綜合征或Wegener綜合征[肉芽腫血管炎、格雷夫氏症、類風濕關節炎、垂體炎和葡萄膜炎等])。以下是本標準的例外情況: - 白癜風或脫發患者 - 甲狀腺功能減退(如,Hashimoto綜合征後)且接受穩定激素替代治療的患者 - 任何不需要進行全身治療的慢性皮膚病患者 - 可納入近5年內無活動性疾病的患者,但是僅在谘詢研究醫師後方可納入 - 僅依靠飲食控製的乳糜瀉患者
4 不受控製的並發疾病,包括但不限於持續感染或活動性感染、症狀性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 III或IV級)、不受控製的高血壓、不穩定型心絞痛、不受控製的心律失常、活動性間質性肺病、與腹瀉相關的嚴重慢性胃腸道疾病或限製研究要求依從性的精神疾病/社會狀況、發生AE的風險顯著增加或損害患者提供書麵知情同意的能力。允許納入病情可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5 其他原發性惡性腫瘤病史,但以下情況除外 -以治愈為目的治療的惡性腫瘤,並且在IP首次給藥前≥5年無已知活動性疾病,且複發的潛在風險低 - 進行適當治療的非黑色素瘤皮膚癌或無疾病證據的惡性雀斑樣痣 - 進行適當治療的無疾病證據的原位癌
6 活動性原發性免疫缺陷史
7 活動性感染包括結核病(臨床評價包括病曆、體檢、放射學結果和符合當地治療原則的結核病檢查)、乙肝(已知乙肝表麵抗原[HbsAg]呈陽性結果)、丙肝或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1/2抗體呈陽性)。既往乙肝病毒(HBV)感染或HBV感染已治愈的患者(定義為乙肝核心抗體陽性[anti-HBc]且HBsAg陰性),可參與本項研究。丙肝(HCV)抗體呈陽性的患者中,僅聚合酶鏈反應顯示HCV RNA呈陰性的患者可參與本項研究。
8 有需要類固醇激素治療的非感染性肺炎,或≥2級肺炎病史的患者
9 (截至方案第3.0版為止,排除標準9已不再適用)
10 已知會對任何研究藥物或其任何輔料產生過敏反應或超敏反應
11 既往暴露於免疫介導的治療,包括但不限於其它抗CTLA-4、抗PD-1、抗PD-L1和抗細胞程序性死亡配體2抗體,但治療性抗癌疫苗除外。
12 用於癌症治療的任何同步化療、IP、生物製品或激素治療。可同時采用激素療法用於非癌症相關病症(如,激素替代療法)。如果患者接受針對早期乳腺癌的激素輔助治療超過5年並且無複發證據,則在與研究醫師進行討論後,患者有資格入選研究。
13 IP首次給藥前30天內接種減毒活疫苗。注:如果入選,患者在接受IP治療期間及IP末次給藥後90天內不得接種活疫苗。
14 IP首劑量給藥前28天內進行重大外科手術(由研究者定義)。
15 IP首劑量給藥前14天內使用或既往使用免疫抑製藥物。以下是本標準的例外情況: -鼻內、吸入、外用甾體類藥物或局部注射甾體類藥物(如,關節內注射)。 - 生理劑量不超過10 mg/天潑尼鬆或其等效物的全身用糖皮質激素 - 作為超敏反應預治療用藥的類固醇激素(如,CT掃描預治療用藥)
16 最近4周內參與過另一項IP治療的臨床研究
17 既往曾接受本研究的IP分配
18 同時入組另一項臨床研究,除非該研究是一項觀察性(非幹預性)臨床研究,或處於一項幹預性研究的隨訪期。
19 既往已參加Durvalumab臨床研究至隨機前或治療階段,不論治療組分配情況。
20 參與本研究設計和/或實施的人員(適用於阿斯利康的工作人員和/或研究中心工作人員)
21 懷孕或哺乳期女性患者或有生育能力的男性或女性患者,從篩選至durvalumab末次給藥後90天不願采用有效避孕措施。
22 研究者判斷認為不太可能遵從研究步驟、限製和要求的患者不得參與本研究。
23 基因學研究(可選): 23 參與本研究的可選(DNA)基因學研究部分的排除標準包括: - 既往接受過同種異體骨髓移植 - 采集基因學樣本前的120天內,輸注非去白細胞全血。

研究者信息

開展機構

山東省腫瘤醫院,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安徽省腫瘤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市胸科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華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北京腫瘤醫院,河南省腫瘤醫院,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杭州市腫瘤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江蘇省腫瘤醫院,湖南省腫瘤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山東省腫瘤醫院

患者權益

1.交通補助:每個探訪150-200元/次; 2.采血補助:每個探訪200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