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當前位置:1圖說養生 >> 飲食指南 >>正文

緩解秋燥這5種水果可不能錯過哦

作者:tangqiong 時間:2016-09-20 15:08:42關鍵詞:水果我要分享



秋天天氣幹燥,體內很容易缺水,預防秋燥的一個飲食的重點就是要多攝取水分。水果含有的水分特別的充足,而且口感很好,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水果,那麼在秋天預防秋燥吃什麼水果比較好呢?

1、哈密瓜   

立秋之後,西瓜漸漸隱退,哈密瓜挑起了 " 當家瓜果 " 大梁。哈密瓜有清涼消暑、除煩熱、生津止渴的效果,是立秋解暑的佳品。《本草綱目》中記載:甜瓜起到 " 止渴、除煩熱、利小便、通三焦團壅塞氣、治口鼻瘡 " 之功效。

哈密瓜性涼,不宜吃得過多,以免引起腹瀉。患有腳氣病、黃疸、腹脹、便溏、寒性咳喘以及產後、病後的人不宜多食。哈密瓜含糖較多,糖尿病人應慎食。

2、柿子

立秋後柿子上市,多吃柿子可以緩解秋燥。柿子甜膩可口,營養豐富,所含維生素與糖分比一般水果高 1~2 倍左右。而且中醫認為,柿子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等多種功效,適當食用對人體健康是很有益的。

柿子中含有較多鞣質、果膠,在空腹時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難溶性的硬塊,即胃柿石。因此盡量在飯後 1 小時左右食用柿子。

3、桃子

秋天吃桃是 " 補秋膘 ",對身體也比較有好處,能滋陰潤燥,桃的營養也比較好。中醫認為,桃性溫,具有補氣養血、養陰生津、止咳殺蟲的功效。咱們老百姓常說 " 桃養人 " 也是這個原因,立秋食桃既體現了補虛防燥的食療理念,又表達了果農們豐收的喜悅,預示著生活甜甜美美,日子過得更加有滋有味。

吃完蜜桃,孩子們把桃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桃子充足的水分,可以及時補充秋燥失去的水分 !

4、葡萄   

立秋後養生要以防 " 秋燥 " 為主,要多吃葡萄等滋陰的水果。葡萄富含葡萄糖、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元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葡萄汁被科學家譽為 " 植物奶 "。葡萄中含較多酒石酸,有幫助消化的作用,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對身體大有好處。在食欲不佳時,吃葡萄有助開胃。

葡萄其性寒涼,因此糖尿病患者、便秘者少食,當脾胃不和、虛寒泄瀉時應忌食。吃葡萄忌與海鮮、魚、蘿卜、四環素同食,以防加重腹瀉症狀。

5、龍眼   

龍眼樹成實於初秋,累累而墜,外形渾圓飽滿,而果肉晶瑩白淨,因成熟於八月,又叫 " 桂圓 "。曆史上有南 " 桂圓 " 北 " 人參 " 之說,可見龍眼具有堪比人參的營養和滋補功用,價錢卻比人參平易近人得多,因而是南方民間極受歡迎的滋補佳果。

雖然常被拿來和荔枝相提並論,龍眼卻不似荔枝般濕熱,而是味甘、性平,因而多吃幾顆也無妨,但上火、咳嗽者,不宜多吃。挑選龍眼時,應注意剝開時果肉應透明無薄膜,無汁液溢出才是新鮮,而龍眼的蒂部不應沾水,否則易變壞。夏季將龍眼放入冰箱後食用,風味更佳。

相關經驗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