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骨密度偏低是什麼

陳路 骨科 副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三甲

骨密度偏低通常是指骨骼中的礦物質含量低於正常水平,這可能增加骨折的風險。這種情況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年齡增長、遺傳因素、營養不良、缺乏運動、慢性疾病或某些藥物的副作用。

骨密度偏低可能由輕微的生活習慣不當,如長時間缺乏戶外活動和日曬,導致維生素D合成不足,進而影響鈣的吸收。此外,不均衡的飲食,尤其是鈣和維生素D攝入不足,也是常見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流失速度加快,尤其是在女性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密度下降更為明顯。慢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腎髒疾病等也可能影響骨密度。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也可能對骨密度產生負麵影響。

針對骨密度偏低的情況,日常生活中建議增加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攝入,如牛奶、魚類和綠葉蔬菜。同時,適當的體育鍛煉,特別是負重和抗阻訓練,有助於增強骨質。對於已經確診骨密度偏低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可能包括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以及進行骨密度監測。在使用任何藥物時,都應遵循醫囑,避免自行用藥可能帶來的風險。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