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發黴的食物可能會引發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肝髒損傷、過敏等問題,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發黴食物中的黴菌及其代謝產物可能對人體多個器官造成損害,建議立即停止食用並觀察身體反應。
1.急性胃腸炎
發黴食物中的黴菌毒素會直接刺激胃腸道黏膜,引發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部分人可能在進食後數小時內出現頻繁水樣便,伴隨腹部絞痛和低熱,嚴重者可能因脫水導致電解質紊亂。
2.食物中毒
某些黴菌產生的毒素如黃曲黴毒素、赭曲黴毒素等具有神經毒性。中毒者可出現頭暈、視物模糊、四肢麻木等症狀,嚴重時可能發生抽搐或昏迷。例如黴變甘蔗中的節菱孢黴菌毒素可引發呼吸衰竭。
3.肝髒損傷
長期或大量攝入含黃曲黴毒素的食物可能造成肝細胞壞死,表現為黃疸、肝區疼痛、轉氨酶升高。這種毒素屬於強致癌物,可能誘發肝癌,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
4.過敏反應
部分人群對黴菌孢子或代謝產物過敏,可能出現皮膚瘙癢、蕁麻疹、喉頭水腫等過敏症狀。既往有過敏體質者接觸黴變食物後可能誘發哮喘急性發作。
若誤食發黴食物後出現任何不適症狀,需立即前往醫院急診科就診。就診時應攜帶剩餘食物樣本供檢測,醫生可能根據中毒類型采取洗胃、導瀉、血液淨化等治療。日常儲存食物需注意幹燥通風,發現黴變應立即丟棄整份食物,避免切除黴變部分後繼續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