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肌肉抽筋怎麼緩解

饒凱華 神經內科 副主任醫師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三甲

肌肉抽筋可以通過拉伸運動、熱敷或冷敷、按摩放鬆、補液及電解質補充、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緩解。若症狀頻繁或持續加重,建議及時就醫排查病因。

1.拉伸運動

肌肉抽筋時可通過反向拉伸痙攣的肌肉來緩解。例如小腿抽筋時,可平躺後伸直雙腿,用手握住腳掌向身體方向緩慢牽拉,幫助解除肌肉痙攣狀態。注意拉伸力度需輕柔,避免過度用力造成損傷。

2.熱敷或冷敷

急性期抽筋伴疼痛時可用冰袋冷敷15-20分鍾,減少局部炎症反應;若抽筋因受涼或肌肉疲勞引起,可用熱毛巾外敷10-15分鍾,促進血液循環和肌肉鬆弛。需注意溫度適宜,避免凍傷或燙傷。

3.按摩放鬆

用手掌以適度力度按揉抽筋部位,配合緩慢的關節屈伸活動,可緩解肌肉緊張。按摩時避免用力過猛,可配合使用舒緩型精油輔助放鬆。

4.補液及電解質補充

因大量出汗或脫水導致的抽筋,需及時補充含電解質的液體,如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建議少量多次飲用,單次不超過200ml,同時注意日常均衡飲食,適當增加香蕉、菠菜等富含鉀、鎂的食物。

5.藥物治療

若抽筋由缺鈣引起,可遵醫囑服用碳酸鈣D3片;疼痛明顯時可短期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止痛藥。反複發作或伴隨肢體麻木、腫脹者,需排除腰椎病變、下肢血管疾病等,必要時進行肌電圖等檢查。

日常需注意運動前充分熱身,避免突然劇烈活動。睡眠時注意下肢保暖,選擇舒適的床墊和睡姿。中老年人群建議定期檢測血鈣、維生素D水平,糖尿病或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積極控製原發病。若單側肢體頻繁抽筋伴行走無力,需及時就診明確是否存在神經壓迫或血管異常。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