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脹氣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與胃腸疾病、肝膽胰疾病等原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該症狀多由胃腸道氣體產生過多或排出不暢引起,不同原因的處理方式存在差異。
1、生理性原因
進食過快、吞咽過多空氣或食用易產氣食物如豆類、紅薯等,可能導致胃腸道內氣體蓄積。精神緊張或久坐不動時,腸道蠕動減慢也可能引發脹氣。此類情況通常通過調整飲食、適當活動即可緩解,無需特殊治療。
2、胃腸疾病
慢性胃炎、腸易激綜合征或腸梗阻等疾病可能影響胃腸蠕動功能,導致食物滯留發酵產氣。患者常伴有腹痛、排便異常等症狀。治療時可遵醫囑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櫞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腸動力藥,配合雙歧杆菌三聯活菌膠囊調節腸道菌群。
3、肝膽胰疾病
膽囊炎、肝炎或胰腺炎等疾病可能導致消化酶分泌不足,使食物消化不充分而產生過多氣體。這類患者多伴隨黃疸、脂肪瀉等症狀,需使用熊去氧膽酸膠囊、胰酶腸溶膠囊等藥物治療,必要時需進行手術幹預。
若脹氣症狀持續超過1周或伴有嘔血、劇烈腹痛等情況,應及時進行胃腸鏡、腹部超聲等檢查。日常生活中建議保持規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餐後適當散步促進腸道蠕動。需注意腹脹病因複雜,不建議自行服用瀉藥或抑酸藥物,以免掩蓋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