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低燒不退可能與感染、免疫性疾病、腫瘤等因素相關,可通過日常護理、物理降溫、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建議及時就醫排查病因,在醫生指導下規範處理。
1、日常護理
患者需保證每日攝入2000-2500毫升溫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建議每日至少測量3次體溫並記錄變化,觀察是否伴有咳嗽、盜汗等其他症狀。
2、物理降溫
使用32-34℃溫水浸濕毛巾,擦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分布區域,每次擦拭10分鍾左右。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膚或引發寒戰。
3、藥物治療
體溫超過38.5℃或伴有明顯不適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熱鎮痛藥。若存在細菌感染,需配合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顆粒等抗生素治療。
若低熱持續超過2周,或伴有體重下降、夜間盜汗等症狀,建議及時進行血常規、C反應蛋白等檢查。用藥期間需觀察藥物不良反應,避免自行調整劑量或停藥,特殊人群如孕婦、肝腎功能異常者需提前告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