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突膠質細胞瘤的病理特點主要包括細胞形態、分子特征及組織學表現等方麵。這類腫瘤屬於神經上皮組織來源的膠質瘤,具有相對獨特的病理學特征。
少突膠質細胞瘤的腫瘤細胞通常呈中等密度排列,細胞核呈圓形或卵圓形,核周可見空暈形成,胞質透亮,呈現典型的"煎蛋樣"外觀。間質內常見纖細的毛細血管網,呈現"雞爪樣"分支結構,約90%病例伴有鈣化灶形成。腫瘤細胞浸潤周圍腦組織但邊界相對清晰,核分裂象在低級別腫瘤中少見。
分子病理學特征包括IDH1/2基因突變和1p/19q染色體聯合缺失,其中1p/19q共缺失是診斷的必要條件。約80%病例存在TERT啟動子突變,MGMT啟動子甲基化發生率較高。這些分子特征不僅具有診斷價值,還與較好的放化療敏感性相關。
根據WHO分級係統,少突膠質細胞瘤可分為二級和三級(間變性)。二級腫瘤細胞異型性較輕,增殖活性低;三級腫瘤表現為細胞密度增高、核分裂活躍(≥6個/10HPF),可出現微血管增生和壞死。準確的病理診斷需結合形態學、免疫組化及分子檢測結果綜合判斷。
對於疑似少突膠質細胞瘤患者,建議在具備神經腫瘤病理診斷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組織學檢查和分子檢測。確診後應定期隨訪監測,根據病理分級製定個體化的治療和複查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