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扭傷後應該冷敷還是熱敷

龔飛鵬 骨科 副主任醫師

江西省人民醫院 三甲

扭傷後的處理方式需要根據損傷的不同階段進行選擇。通常急性期采用冷敷,恢複期使用熱敷,並結合製動、藥物治療、康複訓練等方式促進恢複。

1、冷敷

急性期冷敷有助於減輕腫脹和疼痛。扭傷後48小時內局部血管可能破裂出血,冷敷可使血管收縮,減少組織液滲出和炎症反應。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每次敷15-20分鍾,每日3-4次,注意避免凍傷皮膚。

2、熱敷

損傷48小時後可改為熱敷。此時局部出血已停止,溫熱刺激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吸收和組織修複。建議使用40℃左右的熱水袋,每日2-3次,每次不超過30分鍾。

3、製動保護

使用彈性繃帶或支具固定關節,防止二次損傷。嚴重扭傷需保持患肢抬高,減少局部靜脈回流壓力。踝關節扭傷患者建議佩戴護踝2-4周。

4、藥物治療

疼痛明顯時可遵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乳膏、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等藥物。伴有明顯腫脹者可配合邁之靈片、地奧司明片等改善循環藥物。

5、康複訓練

腫脹消退後需逐步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和肌肉力量練習。踝關節扭傷者可進行提踵訓練、抗阻背屈訓練,膝關節扭傷者建議進行直腿抬高、靠牆靜蹲等鍛煉。

扭傷後若出現持續腫脹、皮膚青紫、關節活動受限等情況,建議及時就診骨科。治療期間避免過早負重,康複訓練需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防止形成慢性損傷或關節不穩。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