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腸蠕動減緩是怎麼回事?

賀柯慶 中醫消化科 副主任醫師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三甲

腸蠕動減緩可能由飲食不當、缺乏運動、腸道疾病以及藥物影響等原因引起,需結合具體情況分析。長期存在該症狀或伴隨其他不適時,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

1、飲食不當

長期攝入高脂肪、低纖維食物會降低腸道刺激,使糞便體積減少。過量食用精製米麵、油炸食品會延緩胃排空速度,建議每日補充30-35克膳食纖維,如燕麥、芹菜等粗纖維食物可促進腸道蠕動。

2、缺乏運動

久坐或臥床超過72小時會導致腹肌收縮力下降,腸係膜血流減少15%-20%。建議每天進行30分鍾有氧運動,如快走、遊泳可增強腸道平滑肌收縮頻率,老年人可進行腹部按摩促進腸蠕動。

3、腸道疾病

腸梗阻患者腸道內容物通過率下降40%-60%,炎症性腸病會引起腸壁水腫增厚。可遵醫囑使用多潘立酮片促進動力,乳果糖口服溶液軟化糞便,美沙拉嗪腸溶片控製炎症反應。

4、藥物影響

長期使用鹽酸阿米替林等三環類抗抑鬱藥會使結腸傳輸時間延長1.5倍,阿片類止痛藥可抑製腸神經元活動。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必要時聯用乳果糖等緩瀉劑。

日常應注意建立規律排便習慣,晨起飲用300ml溫水可刺激胃結腸反射。若調整飲食運動後2周仍未改善,或出現腹脹痛、排便帶血等症狀,應及時進行結腸傳輸試驗、腸鏡檢查明確病因,避免自行長期使用刺激性瀉藥。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