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炎治療方法,中西醫治療大不同
2個方法
子宮內膜炎是一種常見的女性子宮疾病。子宮內膜炎的常見症狀主要表現為白帶異常、月經不調、下腹墜痛等。中西醫在治療子宮內膜炎方法都有很豐富的經驗,那麼中西醫治療子宮內膜炎的方法有哪些呢?
貼敷療法
組成:千年健、地追風、羌活、獨活、川椒、白芷、乳香、沒藥、紅花、血竭各6g,川斷、寄生、五加皮、赤芍、當歸、防風各20g,透骨草、祁艾葉、蛤蟆草各100g。
方法:上藥共研細末,入布袋內,蒸熱後敷於下腹部,每日1次,每次30~40分鍾。
針刺療法
1、體針:主穴:關元、氣海、三陰交。配穴:氣衝、蠡溝、足三裏、陰陵泉,一般行中刺激,不留針或留針15分鍾。
2、耳針:取子宮、卵巢、內分泌,穴位埋針或磁粒敷貼並按壓。
灌腸療法
1、蒲公英、金銀花、紅藤、敗醬、魚腥草各30g,當歸、桃仁、三棱、莪術各15g,加水1000ml,濃煎至100ml,保留灌腸,每晚1次,適用於急慢性子宮內膜炎。
2、丹參、雞血藤、連翹各30g,赤芍、丹皮、三棱、莪術各15g,加水1000ml,濃煎至100ml,每日1次,保留灌腸。
首先,一般療法。急性子宮內膜炎應臥床休息,宜半臥位,以有利於炎症的局限及宮腔分泌物的引流;可做下腹部熱敷,以促進炎症的吸收並止痛;要保持大便通暢,以減輕盆腔充血,並有利於毒素排泄;應避免過多的婦科檢查,以防止炎症擴散;高熱時可物理降溫;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並含有高熱量、高蛋白、多種維生素的食物為宜,不能進食者,應靜脈補充營養及水分,並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
其次,抗感染治療。首先應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最有效的抗生素,在致病菌尚未明確之前,可選用慶大黴素及甲硝唑合用,以對大腸杆菌及其它需氧菌和多種厭氧菌均有有效的治療作用。可用慶大黴素60~80mg,肌肉注射,每8 小時1次,加甲硝唑片0。4g,每日3次口服;病情嚴重者,可采取靜脈途徑給藥,並以廣譜抗生素聯合用藥,以迅速控製炎症,如安滅菌2。4g加入生理鹽水 500ml中、0。2%甲硝唑500ml。每日一次靜脈滴注,每晚加服l次安滅菌片0。375g。或先鋒B、凱福隆等抗生素均可選用。
然後,清除宮腔殘留物及其它異物:發生於分娩或流產後的子宮內膜炎,如疑有胎盤組織殘留,應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時,立即予以清除,但以輕輕突出宮腔殘留物為宜,盡量不要刮宮,待抗生素達到一定劑量、炎症得以控製時,方可行刮宮術,以防炎症擴散。如果子宮有活動性出血時,可在應用大量抗生素的情況下清理宮腔。對子宮內有避孕器者,亦應盡快將其取出,以消除原發病灶,控製炎症的擴散。
子宮內膜炎的西醫治療方法主要是去除病因:如因胎盤或胎膜殘留引起的,可經刮宮祛除病灶;如因子宮內膜息肉或粘膜下肌瘤引起,應手術切除息肉及肌瘤;如果是帶環引起的,則應及時取環。子宮內膜炎中醫療法以分型論治為主,可同時配合飲食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