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紮是外傷現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時正確的包紮,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等目的。相反,錯誤的包紮可導致出血增加、造成新的傷害等不良後果。由此可見,包紮是很重要的,所以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包紮的四種常見方法,以備不時之需。
第一種、環形法,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三圈作環形,並將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壓於環形圈內,最後可將帶尾剪開兩頭打結。該方法是各種繃帶包紮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於手腕、肢體等部位。
第二種、”8字“繃帶包紮法,包紮時從腕部開始,先環行纏繞兩圈,然後經手和腕“8”字形纏繞,最後將繃帶尾端在腕部固定即可。手掌、踝部和其他關節處傷口均可以用“8”字繃帶包紮法。
第三種、螺旋形法,先按環形法纏繞數圈,上纏每圈蓋住前圈之1/3或1/2呈螺旋形,最後打結固定。
第四種、螺旋反折法,先按環形法纏繞數圈,做螺旋形法纏繞,等纏到漸粗處,將每圈繃帶反折,蓋住前圈的1/3或1/2,依次由上而下的纏繞,然後打結固定。該方法適用於包紮前臂、大腿和小腿等粗細相差較大的部位。
最後要告訴大家,在進行包紮時動作要迅速準確,不能加重傷員的疼痛、出血和汙染傷口。包紮要鬆緊適宜,太緊會影響血液循環,太鬆會使敷料脫落。此外,如果傷的比較嚴重,需在包紮後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