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運動能促使濕氣排出嗎

王成陽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甲

運動通常有助於促進體內濕氣的排出,但在中醫和現代醫學中,“濕氣”的概念與生理機製存在差異。運動通過調節身體代謝和循環功能,可能對改善相關症狀產生積極影響。

1、促進排汗

運動時體溫升高會刺激汗腺分泌汗液,汗液排出可帶走體內部分代謝廢物及多餘水分,這一過程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有助於發散濕邪,減少濕氣滯留。

2、改善血液循環

規律運動能增強心髒泵血功能,促進毛細血管擴張,加速淋巴液回流,這種循環係統的改善有助於維持體液平衡,對於因循環不暢導致的水腫型“濕氣”有調節作用。

3、增強代謝功能

運動時耗氧量增加能提升基礎代謝率20%-30%,促進糖脂代謝和水分代謝,這種整體代謝水平的提升,有助於改善中醫範疇的脾胃運化功能失調導致的濕濁內生。

4、調節脾胃功能

適度運動可刺激胃腸蠕動,幫助消化係統更有效吸收營養物質和排出代謝產物。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濕,脾胃功能改善後,水濕運化能力也會相應提升。

5、提升陽氣運行

中醫理論認為“陽化氣,陰成形”,運動產生的陽氣能促進氣機通暢。通過八段錦、太極拳等傳統導引術練習,可針對性調理三焦水道,幫助濕邪從體表或二便排出。

建議結合個體體質選擇運動強度,濕熱體質者適合遊泳、快走等有氧運動,痰濕體質者可配合力量訓練。運動後需及時擦幹汗水並補充電解質,避免直接吹冷風。若長期存在頭身困重、舌苔厚膩等濕氣症狀,建議同時配合飲食調理並谘詢中醫師。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