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脫臼的自救方法主要包括手法複位、局部冷敷、限製下頜活動、及時就醫以及預防複發等。若無法自行處理或症狀加重,建議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1.手法複位
發生下巴脫臼時,可嚐試自行複位。具體操作需在專業指導下進行,通常需雙手拇指按住下頜磨牙部位,其餘手指托住下頜骨,用力向下後方按壓並輕輕上抬,聽到彈響表示複位成功。此操作需謹慎,避免用力過猛導致二次損傷。
2.局部冷敷
複位後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於顳下頜關節處。冷敷能緩解局部腫脹和疼痛,但需注意避免凍傷皮膚。
3.限製下頜活動
複位後需保持下頜製動,避免大笑、打哈欠、咀嚼硬物等大張口動作。建議選擇流質或軟質食物,減少關節負擔,促進韌帶修複。
4.及時就醫
若自行複位失敗或反複脫臼,需立即到口腔科或急診科就診。醫生可能采用專業手法複位,必要時使用繃帶固定或建議手術治療,如關節囊加固術等。
5.預防複發
日常應避免過度張口、單側咀嚼等習慣。有習慣性脫臼史者,可通過加強咬肌鍛煉(如咬合訓練)或佩戴頜墊減少複發風險。
下巴脫臼後需保持冷靜,避免強行活動加重損傷。若複位後仍有關節疼痛、張口受限等情況,建議完善X線或CT檢查排除骨折。習慣性脫臼患者應定期複診,必要時接受關節腔注射或物理治療,以維持關節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