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拔罐養生保健穴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1-04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九個拔罐養生保健穴---大眾養生網

隨著拔罐保健日益風靡,受到越來越多的人追捧,但是在拔火罐的時候並不是想大部分人想的那樣,哪難受把哪裏,而是要按穴位來拔罐,這樣才能罐到病除,療效顯著,下麵就向大家介紹9個養生保健穴位

一、足三裏

足三裏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 “長壽穴”。有關足三裏的經絡理論已被大量現代研究所證實,足三裏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作用,對心血管功能、胃腸蠕動功能和內分明功能以及免疫係統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中醫經絡學認為,足三裏所在的足陽明胃經是多氣多血之脈,循行從頭到足,縱貫全身,主要分布於頭麵、胸腹及下肢外側的前緣。所以足三裏不僅可以調節消化係統的功能,還可以治療胃經循行所經過部位的病變,以及多種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心髒病、胃腸病、糖尿病等。經常在足三裏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湧泉

湧泉穴是足少陰經第一個穴位,位於人體最下部足掌心處,體內濕毒之邪容易蘊集於此,不易排出,日積月累,阻塞經氣,或隨經氣傳至體內其它部位,造成許多疾病。湧泉穴拔罐可以排出體內的濕毒濁氣,疏通足少陰腎經之經氣。腎氣旺盛,人體精力充沛,則齒固發黑,耳聰目明,延緩衰老。

三、三陰交

三陰交為肝、腎、脾三條陰經交會之穴。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賴於後天的滋養,後天之精有賴於先天的促動。經常進行三陰交拔罐可調理肝、脾、腎三陰經之穴氣,使先天之精旺盛,後天之精充足,從而達到健康長壽。

四、神闕

神闕即是人體肚臍,它是人體保健及治療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兒通過臍帶從母體中獲取營養,所以被稱之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體神氣出入之門戶,歸屬於任脈,為經氣之海,五髒六腑之本。經常在神闕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強腎,和胃理氣,行氣利水,散結通滯,活血調經的作用

#p#副標題#e#

五、背俞穴

人體五髒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在此條線上拔罐,可暢通五髒六腑之經氣,調理五髒六腑生理功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是保健拔罐療法的常用穴位。醫學發現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過對脊神經根的治療,反射性地刺激中樞神經,調節神經係統的功能活動,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六、百會

百會別名三陽五會,頭為諸陽之會,拔此穴或常按摩對腦血管病的預防和治療有明顯功效。其提升作用顯著,對髒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時常需要理發,否則密封效果不好,影響療效。

百會穴位於頭部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點。其作用是平肝熄風,清熱開竅;升陽益氣,醒腦寧神。

七、大椎

大椎屬督脈,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突出正中處,低頭時明顯,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處。大椎位於人體背部極上,故為陽中之陽穴,具有統領一身陽氣,聯絡一身陰氣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調節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清熱解毒,預防感冒,增強身體免疫力的功效。

八、內關

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的一個重要穴位,位於掌側腕橫紋上,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寧心安神,理氣和胃,疏經活絡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經氣血暢通,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陰心包經曆經上、中、下三焦,對肺髒、胃腸道疾病也有很好療效。

九、合穀

合穀就是俗稱“虎口”的部位。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經從手出發,沿手臂外側,一直到頭麵部。合穀有清泄陽明,祛風解毒,疏經通絡,鎮痛開竅之功用。經常拔罐可使牙齒健康,也可以治療牙痛、麵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暢通,有利於排出毒物、廢物,起到養顏、抗衰老的作用。

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九個拔罐穴位,每次可以根據自己的病症擇一而用,或是幾個結合使用,效果會更好 。。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