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病證名。見《張氏醫通·大小府門》。即五更泄,又名雞鳴泄,腎泄。病因是由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陰寒內盛所致。中醫認為,此病主要由於脾腎陽虛所致。患者除應注重腹部保暖、忌食生冷食物外,適當食療亦可收到滿意效果。病久漸虛,脾病損腎,則見脾腎陽虛。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蒸化致病。黎明之前,陰氣盛,陽氣未複,脾腎陽虛者,胃關不固,隱痛而作,腸鳴即瀉,又稱“五更泄 ”、“雞鳴泄”;瀉後腑氣通則安;腎虧則腰膝酸冷,脘腹畏寒,形寒肢冷,四肢不溫;腎陽虛衰,命門火衰,溫煦無力,小便清長,夜間尿頻;舌質淡,舌體胖有齒印,脈沉細無力,均為脾腎陽虛之征。此症多見於由炎夏轉入秋涼時期,男性多於女性,多見於中老年人。這類腹瀉往往積年累月,給病人帶來很大煩惱。
- 是否屬於醫保
- 否
- 別 名
- 發病部位
- 腸
- 傳染性
- 多發人群
- 相關症狀
- 並發疾病
-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
- 治療費用
- 治愈率
- 治療周期
- 治療方法
- 相關檢查
- 常用藥品
- 龜齡集,腸胃寧片,四神丸
- 最佳就診時間
- 就診時長
- 複診頻率/治療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