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水楊酸苯酚貼膏
水楊酸苯酚貼膏
水楊酸苯酚貼膏
水楊酸苯酚貼膏
水楊酸苯酚貼膏
水楊酸苯酚貼膏

水楊酸苯酚貼膏

非處方藥 非醫保 國產

通用名稱:水楊酸苯酚貼膏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4190

生產企業: 廣東恒健製藥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用於雞眼。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水楊酸苯酚貼膏
水楊酸苯酚貼膏
複方維A酸凝膠
複方維A酸凝膠
主要成分

本品為複方製劑,每片含藥膏量為0.2克。每克藥膏含水楊酸780毫克,苯酚40毫克。輔料為:羊毛脂、凡士林、色素。

本品為複方製劑,其組分為維A酸0.025%和紅黴素4%。

生產企業

廣東恒健製藥有限公司

上海現代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44024190

國藥準字H20051124

說明
作用與功效

用於雞眼。

用於治療尋常座瘡,主要為黑頭粉刺,丘疹性座瘡,膿包性座瘡。對大部分嚴重的聚合性座瘡無效,對IV度座瘡無效。

用法用量

外用。用前將患處於熱水中浸泡10分鍾,擦幹,將本品蓋膜撕去後貼於患處,24小時後,如患處軟化發白,且略感疼痛時,可換藥1次(宜先除去白色軟化層)。若未發現上述現象可延長貼用時間,直到雞眼全部脫落為止。

用法:用藥部位先徹底用中性肥皂和水清洗晾幹後,再用指尖輕塗本品於該處,每天一次,最好於睡前使用,不要揉擦,注意不要用於眼、口、鼻等黏膜附近,以免刺激。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大劑量,如塗藥量過多,不僅不能加速療效,反而會發生紅斑、脫皮或其他不適。   使用時,可能會伴隨出現短暫的局部發熱或刺激感。若局部出現嚴重的炎症反應應停藥。   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可考慮停藥或減少用藥次數。不良反應消失後,可重新考慮使用本品。某些患者在使用本品的早期,可能會出現尋常痤瘡外觀上的惡化現象。   治療效果可能出現在使用本品2~3周後,但是,理想的治療效果出現在使用本品8~10周。一旦使用本品尋常痤瘡有所改善,則減少用藥次數症狀也可能有所緩解。   使用本品的患者可以同時使用美容劑。但是,同時合用收斂劑可能會使症狀惡化。

副作用

可見皮膚刺激、腐蝕。

皮膚敏感的個人,尤其對於其麵色白皙者,使用本品可能會出現麵色通紅、水腫、水泡或結痂。偶有報道出現疼痛,燒灼感,觸痛,刺激和瘙癢等不良反應。若上述不良反應發生,應停止使用本藥直到皮膚的完整性得到恢複,或適當調整用藥計劃以達到患者可以忍受的程度。有報道,反複應用維A酸,出現短暫高色素沉著或低色素沉著。迄今為止,所有臨床上使用維A酸出現的不良反應,在停止用藥後,都是可以恢複的。局部使用紅黴素可能出現脫屑和過度幹燥。許多患者也出現輕度到中度刺激反應。但出現嚴重刺激反應的病例較少。也可出現蕁麻疹,油膩,口周皮膚變韌、幹裂等現象。

禁忌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處於生育期的婦女隻有避孕谘詢後方可局部應用維A酸。建議懷孕期婦女不要使用複方紅黴素凝膠。  在懷孕期間局部使用維A酸的婦女出現分娩有出生缺陷兒童的情況少有報道。但是,缺乏關於懷孕期婦女局部使用雉A酸的嚴格病例對照研究。  關於懷孕期婦女使用紅黴素的安全性研究不明確,紅黴素可以通過胎盤屏障。  維A酸是否經人類乳汁分泌尚不清楚,但紅黴素是經人類乳汁分泌。所以對於哺乳期婦女使用本品時,要綜合考慮是停藥還是停止哺乳。兒童用藥:尚未明確。老年用藥:尚未明確。

成分

用於雞眼。

用於治療尋常座瘡,主要為黑頭粉刺,丘疹性座瘡,膿包性座瘡。對大部分嚴重的聚合性座瘡無效,對IV度座瘡無效。

藥理作用

水楊酸具有抗真菌、止癢及溶解角質作用;苯酚為消毒防腐劑,具有殺菌、止癢作用。

注意事項

1.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2. 皮膚破損處不宜使用;3. 過敏體質者慎用;4. 避免接觸眼睛和其他黏膜;5. 如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1.請不要將本品用於濕疹,炎症或創傷的皮膚。有報道,維A酸可引發濕疹皮膚嚴重的刺激反應,因此有此症狀的患者用此藥時應特別慎重。 2.使用時要避開黏膜和敏感部位,如眼,鼻,口。 3.請不要濫用本品。否則不但不能加快治療,反而會刺激皮膚。 4.在使用本品期間,沒有醫生建議,請不要使用其他痤瘡用藥或皮膚用藥。 5.日光可加重維A酸對皮膚的刺激導致維A酸分解,動物實驗提示維A酸可增強紫外線致癌能力,因此本品最宜在晚間及睡前應用,治療過程應避免日曬,或采用遮光措施。 6.若出現日曬斑,請停用本品,並征求醫生的意見。 7.隻允許您本人使用本品,請不要讓其他人使用。 8.若使用本品後,您有一些特殊的用藥反應,請尋求醫生的幫助。 9.用藥期間最好使用水性化妝品,避免使用醇性化妝品。 10.如果您是一名育齡婦女,請向醫生谘詢。 11.本品中所含的抗菌素,在使用中可能會出現耐紅黴素的細菌過度繁殖,或者出現起初對紅黴素敏感的細菌,後來發生耐藥的現象。紅黴素與大環內酯類抗菌素之間會出現交叉耐藥的現象。一旦上述現象發生,應停止使用本品,井采取相應措施。紅黴素和克林黴素之間有交叉耐藥現象少有報道。

藥品查詢

藥企入駐
申請快捷、曝光率高、上線快

最新資訊

更多

熱門藥品

更多

藥企推薦

更多

相關醫生

更多

相關醫院

更多
藥企入駐&商務合作聯係:

1817085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