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吲哚美辛腸溶片
吲哚美辛腸溶片

吲哚美辛腸溶片

處方藥 醫保

通用名稱:吲哚美辛腸溶片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2020400

生產企業: 華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用於: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吲哚美辛腸溶片
吲哚美辛腸溶片
雙氯芬酸鈉緩釋片(Ⅴ)
雙氯芬酸鈉緩釋片(Ⅴ)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吲哚美辛。

主要成份為雙氯芬酸鈉

生產企業

華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新製藥廠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42020400

國藥準字H10960228

說明
作用與功效

用於:

1.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急慢性強直性脊椎炎、骨關節炎。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3.腰背痛、扭傷、勞損及其他軟組織損傷。4.急性痛風。5.痛經或附件炎、牙痛和術後疼痛。6.創傷後的疼痛與炎症﹐如扭傷、肌肉拉傷等。7.耳鼻喉嚴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症(如扁桃體炎、耳炎、鼻竇炎等)﹐應同時使用抗感染藥物。

用法用量

口服1.成人常用量、抗風濕,初始劑量一次25~50mg,一日2~3次,一日最大量不應超過150mg;鎮痛,首劑一次25~50mg,繼之25mg,一日3次,直到疼痛緩解,可停藥;退熱,一次6.25~12.5mg,一日不超過3次。2.小兒常用量、一日按體重1.5~2.5mg/kg,分3~4次。待有效後減至最低量。

口服:一日1次,一次0.1g(1片),或遵醫囑。晚餐後用溫開水送服,需整片吞服,...

副作用

活動性潰瘍病、潰瘍性結腸炎及病史者,癲癇,帕金森病及精神病患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對本品或對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者,血管神經性水腫或支氣管哮喘者禁用。

胃腸道反應:為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為胃不適、腹痛、燒灼感、反酸、納差、便秘、惡心等,其中少數患者可出現潰瘍、出血、穿孔。 2.神經係統表現有頭痛、眩暈、嗜睡、興奮等。 3.可引起浮腫、少尿,電解質紊亂等嚴重不良反應。 4.其他少見的有血清轉氨酶一過性升高,極個別患者出現黃疸、皮疹、心律不齊、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

禁忌

成分

用於:

1.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急慢性強直性脊椎炎、骨關節炎。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3.腰背痛、扭傷、勞損及其他軟組織損傷。4.急性痛風。5.痛經或附件炎、牙痛和術後疼痛。6.創傷後的疼痛與炎症﹐如扭傷、肌肉拉傷等。7.耳鼻喉嚴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症(如扁桃體炎、耳炎、鼻竇炎等)﹐應同時使用抗感染藥物。

藥理作用

本品的不良反應較多。 ①胃腸道:出現消化不良、胃痛、胃燒灼感、惡心反酸等症狀,出現潰瘍、胃出血及胃穿孔。 ②神經係統:出現頭痛、頭暈、焦慮及失眠等,嚴重者可有精神行為障礙或抽搐等。 ③腎:出現血尿、水腫、腎功能不全,在老年人多見。 ④各型皮疹,最嚴重的為大皰性多形紅斑(Stevens-Johnson綜合征)。 ⑤造血係統受抑製而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白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等。 ⑥過敏反應,哮喘,血管性水腫及休克等。

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反應、本品與阿司匹林有交叉過敏性。由阿司匹林過敏引起的喘息病人,應用本品時可引起支氣管痙攣。對其他非甾體抗炎、鎮痛藥過敏者也可能對本品過敏。2.本品解熱作用強,通常1次服6.25mg或12.5mg即可迅速大幅度退熱,故應防止大汗和虛脫,補充足量液體。3.本品因對血小板聚集有抑製作用,可使出血時間延長,停藥後此作用可持續1天,用藥期間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含量也常增高。4.下列情況應慎用、(1)本品能導致水鈉瀦留,故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壓等患者應慎用;(2)因本品可使出血時間延長、加重出血傾向,故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應慎用,此外,本品對造血係統有抑製作用,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減少等患者也應慎用。5.用藥期間應定期隨訪檢查、(1)血象及肝、腎功能;(2)個案報道提及本品能導致角膜沉著及視網膜改變(包括黃斑病變),遇有視力模糊時應立即作眼科檢查。6.為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本品宜於飯後服用或與食物或製酸藥同服。7.本品不能控製疾病過程的進展,故必須同時應用能使疾病過程改善的藥物。由於本品的毒副反應較大,治療關節炎一般已不作首選用藥,僅在其他非甾體藥無效時才考慮應用。

1.血液係統異常、高血壓、心髒病患者慎用。2.因含鈉,對限製鈉鹽攝入量的病人應慎用。3.對那些有胃腸道症狀或曾有胃腸潰瘍病史,嚴重肝功能損害患者,如需應用雙氯芬酸,應置於嚴密的醫療監護之下。4.心、腎功能損害者正在應用利尿劑治療、進行大手術後恢複期患者以及由於任何原因細胞外液丟失的患者慎用。5.用藥過程中,如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應停藥。6.服用需整片吞服,不能弄碎。7.個別需要長期治療的患者,應定期檢查肝功能和血象,發生肝功損害時應停用。8.有眩暈史或其他中樞神經疾病史的患者在服用期間,應禁止駕車或操縱機器。9.應注意與鋰製劑、地高辛製劑、保鉀利尿劑、抗凝血劑、降糖藥和氨甲喋呤等配合使用的劑量及不良反應。10.體重較低的患者應降低用量。

藥品查詢

藥企入駐
申請快捷、曝光率高、上線快

最新資訊

更多

熱門藥品

更多

藥企推薦

更多

相關醫生

更多

相關醫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