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注射用轉移因子
注射用轉移因子

注射用轉移因子

處方 非醫保

通用名稱:注射用轉移因子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1023756

生產企業: 遼寧衛星製藥廠(有限責任公司)

功能主治:1.用於治療某些抗生素難以控製的病毒性或真菌性感染疾病(如帶狀皰疹、流行性乙型腦炎、白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2.用作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藥(主要用於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3.用於免疫缺陷病(如濕疹、血小板減少、多次感染綜合征及慢性皮膚粘膜真菌病),對自體免疫性疾病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注射用轉移因子
注射用轉移因子
鹽酸阿莫羅芬搽劑
鹽酸阿莫羅芬搽劑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為多肽和核糖(從豬脾髒中提取);輔料為右旋糖酐。

化學名稱:順式-4-[3-(4-叔戊基苯基)-2-甲基丙基]-2,6-二甲基嗎啉鹽酸鹽。分子式:C21H36ClNO分子量:353.98

生產企業

遼寧衛星製藥廠(有限責任公司)

江蘇福邦藥業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1023756

國藥準字H20123162

說明
作用與功效

1.用於治療某些抗生素難以控製的病毒性或真菌性感染疾病(如帶狀皰疹、流行性乙型腦炎、白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2.用作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藥(主要用於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3.用於免疫缺陷病(如濕疹、血小板減少、多次感染綜合征及慢性皮膚粘膜真菌病),對自體免疫性疾病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用於治療敏感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

用法用量

成人:1.常規劑量。2.皮下注射注射於淋巴回流較豐富的上臂內側或大腿內側腹股溝下端為宜,也可皮下注射於上臂三角肌處,一次2-4ml,一周或兩周1次。

將本品施用於病甲,每7天使用1~2次。具體詳見說明書。

副作用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1.除了有益的作用以外,即使在正確使用情況下,治療期間也可能會出現一些除治療作用之外的不良反應。2.少數情況下,塗施本品後會在局部甲床周圍皮膚出現輕微的燒灼感,瘙癢,紅斑,脫屑,無須停藥即可消失。極少數情況下,會出現滲出,水皰,疼痛,炎症等。罕見蕁麻疹發生。尚未見全身副作用報道。

禁忌

兒童注意事項: 尚不明確。 妊娠與哺乳期注意事項: 尚不明確。 老人注意事項: 尚不明確。

成分

1.用於治療某些抗生素難以控製的病毒性或真菌性感染疾病(如帶狀皰疹、流行性乙型腦炎、白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2.用作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藥(主要用於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3.用於免疫缺陷病(如濕疹、血小板減少、多次感染綜合征及慢性皮膚粘膜真菌病),對自體免疫性疾病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用於治療敏感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

藥理作用

本藥是免疫增強藥,是從健康人血或動物脾髒中提取出來的多核苷酸肽(分子量小於5000),不易被RNA酶、DNA酶及胰蛋白酶破壞。本藥是細胞免疫反應中的重要因子,本身無抗原性,也不是抗體片斷,但能傳遞多種抗原的細胞免疫反應性,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組織相容性抗原及腫瘤特異抗原等,可使受體細胞的免疫反應性增強,促進巨噬細胞的趨化性,增加遲發型細胞反應,提高機體對腫瘤的殺傷能力。

本品是局部外用抗真菌藥。其活性成分為嗎啉衍生物--阿莫羅芬。阿莫羅芬的抑菌作用主要是通過改變構成真菌細胞膜的脂類的生物合成來實現的。使麥角固醇含量減少,非典型脂類的累積導致真菌細胞膜和細胞器的形態改變,從而實現抑菌作用。阿莫羅芬為廣譜高效抗真菌藥,它的抗菌譜為:酵母菌:白色念球菌及其他念球菌種。皮膚癬菌:紅色毛癬菌,須發毛癬菌及其他毛癬菌種,表皮癬菌、小孢子菌。暗色孢菌:亨德遜菌、鏈格孢菌、卡氏分支孢子菌。低敏感感性菌種:曲黴菌,鐮孢菌、毛黴菌。

注意事項

1.由於本藥沒有抗原性,所以不存在輸注免疫活性細胞的配型和相互排斥問題。2.混濁或變色勿用。

1. 避免接觸眼睛和其他黏膜;2.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慎用;3.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4. 兒童應在成人監護下使用;5. 避免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以免發生相互作用。

藥品查詢

藥企入駐
申請快捷、曝光率高、上線快

最新資訊

更多

熱門藥品

更多

藥企推薦

更多

相關醫生

更多

相關醫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