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多潘立酮片
多潘立酮片
多潘立酮片
多潘立酮片
多潘立酮片
多潘立酮片

多潘立酮片

處方藥 醫保乙類 國產

通用名稱:多潘立酮片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10003

生產企業: 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用於消化不良、腹脹、噯氣、惡心、嘔吐、腹部脹痛。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多潘立酮片
多潘立酮片
鹽酸氟西汀膠囊
鹽酸氟西汀膠囊
主要成分

主要成份多潘立酮10毫克。輔科為澱粉、氫化植物油、含水乳糖、硬脂酸鎂、微晶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預膠化澱粉、十二烷基硫酸鈉。

化學名稱: (土) -N-甲基-3- (對-三氟甲基苯氧基)-3-苯基丙胺鹽酸鹽。分子式: C17H18F3NO·HCI分子量: 345.79

生產企業

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

蘇州俞氏藥業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10910003

國藥準字H20093454

說明
作用與功效

用於消化不良、腹脹、噯氣、惡心、嘔吐、腹部脹痛。

抑鬱發作。強迫症。精神性貪食症:可作為心理治療的補充,用於減少貪食和導瀉行為。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片,一日3次,飯前15-30分鍾服用。 

用於成人口服。抑鬱發作-成人及老年患者:建議每天服用20mg劑量。如果必要的話,在治療最初的3至4周時間內對藥物劑量進行評估和調整以達到臨床上適當的劑量。盡管較高的劑量可能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的可能性,但在某些患者中,由於使用20mg劑量無明顯療效,可以逐漸增加劑量到60mg的最大劑量(見【臨床試驗】)。詳見說明書。

副作用

1.偶見輕度腹部痙攣、口幹、皮疹、頭痛、腹瀉、神經過敏、倦怠、嗜睡、頭暈等。 2.有時血清泌乳素水平會升高、溢乳,男子乳房女性化等,但停藥後即可恢複正常。 3.臨床試驗數據: 對參加31個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的1275名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腸易激綜合征、惡心、嘔吐及其他相關情況的受試者進行用藥安全性評價。所有患者≥15歲,且至少口服本品一次。日總劑量中位值為30mg(10~80mg),暴露期中位值為28天(1~28天)。研究不包括糖尿病胃輕癱、化療和帕金森氏症所引起的繼發症狀。不良反應報告如下(包括不良反應頻率):口幹1.7%、性欲缺乏0.2%、焦慮0.1%、嗜睡0.8%、頭痛0.6%、腹瀉0.4%、皮疹0.2%、瘙癢0.1%、溢乳0.5%、乳腺通0.2%、乳腺觸痛0.2%、無力0.1%。 在45個臨床實驗中,高劑量、長期服用本品,並用於包括糖尿病胃輕癱在內的其他適應症,除口幹外,不良反應發生率更高。尤其對於藥理學上可於醋的有關催乳素增加的時間更為明顯。除上述不良反應外,還應注意靜坐不能,乳腺分泌物、乳腺增大、乳腺腫脹、抑鬱、過敏反應、哺乳障礙和月經不調。(其餘詳見說明

隨著持續的治療可能會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的強度和頻率,不良反應一般不會導致治療的中斷。詳見說明書。

禁忌

詳見藥品說明書

成分

用於消化不良、腹脹、噯氣、惡心、嘔吐、腹部脹痛。

抑鬱發作。強迫症。精神性貪食症:可作為心理治療的補充,用於減少貪食和導瀉行為。

藥理作用

本品直接作用於胃腸壁,可增加胃腸道的蠕動和張力,促進胃排空,增加胃竇和十二指腸運動,協調幽門的收縮,同時也能增強食道的蠕動和食道下端括約肌的張力,抑製惡心、嘔吐。本品不易透過血腦屏障。

注意事項

1.孕婦慎用,哺乳期婦女使用本品期間應停止哺乳。  2.建議兒童使用多潘立酮混懸液。  3.心髒病患者(心律失常)以及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應用時需慎重,有可能加重心律紊亂。 4.如服用過量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  5.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6.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7.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8.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谘詢醫師或藥師。  9.本品含有乳糖,可能不適用於乳糖不耐受、半乳糖血症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障礙的患者。  10.當抗酸劑或抑製胃酸分泌藥物與本品合用時,前兩類藥不能在飯前服用,應於飯後服用,即不宜與本品同時服用。 11.由於多潘立酮主要在肝髒代謝,故肝功能損害的患者慎用。  12.片劑不適用於體重小於35kg的兒童。 13.在沒有谘詢醫師的情況下,連續使用本品不得超過14天。 14.藥物過量主要在嬰兒盒兒童中報告。藥物過量的症狀包括興奮、意識改變、驚厥、定向障礙、嗜睡和錐體外係反應。本品無特定的解酒藥。一旦藥物大量過量,在一小時內洗胃及給予活性炭可能會有幫助,建議進行嚴密的臨床監護及支持療法

警告:臨床症狀的惡化和自殺風險 患有抑鬱症的成年和兒童患者,無論是否服用抗抑鬱藥物,他們的抑鬱症都有可能悲化,並有可能出現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以及行為異常變化,這種風險直會持續到病情發生明顯緩解為止。 已知抑鬱和某些精神障礙與自殺風險有關,並且這些精神障礙本身為自殺的最強預兆。然麵,長期以來一直有這些的擔憂: 在某些惠者的治療早明,抗抑鬱藥物可能起著誘導抑鬱症狀惡化,以及產生自殺意念,行為的作用。 抗抑鬱藥物(SSRIs和其他)短期安慰劑對照研究彙總分析顯示,在患有抑鬱症(MDD)和其它精神障礙的兒童,青少年和青年(18- -24歲) 中,與安慰劑相比,抗抑鬱藥物增加了產生自殺想法和實施自殺行為(自殺意念, 行為)的風險。但短期的臨床試驗沒有顯示,在年齡大於24歲的成年人中,與安慰劑相比,使用抗抑鬱藥物會增加自殺意念、行為的風險,在年齡6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使用抗抑鬱藥物後,自殺意念,行為的風險有所降低。 在患有抑鬱症,強迫症(OCD) 或其它精神障礙的兒童和青少年進行的安慰劑對照試驗(共計24項短期臨床試驗,9種抗抑鬱藥物,包括4400例患者)和在惠有抑鬱症或其它精神障礙的成年忠者中

藥品查詢

藥企入駐
申請快捷、曝光率高、上線快

最新資訊

更多

熱門藥品

更多

藥企推薦

更多

相關醫生

更多

相關醫院

更多
藥企入駐&商務合作聯係:

1817085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