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非諾貝特膠囊
非諾貝特膠囊

非諾貝特膠囊

處方藥 非醫保 國產

通用名稱:非諾貝特膠囊

批準文號:H20100602

生產企業: RECIPHARM FONTAINE

功能主治:本品用於治療成人飲食控製療法效果不理想的高脂血症,其降甘油三酯及混合型高脂血症作用較膽固醇明顯。但本品不能完全代替飲食控製療法,隻能用作在控製飲食基礎上的輔助治療。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非諾貝特膠囊
非諾貝特膠囊
鋁鎂匹林片(Ⅱ)
鋁鎂匹林片(Ⅱ)
主要成分

非諾貝特

本品為複方製劑,其組分為每片含阿司匹林81mg,重質碳酸鎂22mg,甘羥鋁11mg 。

生產企業

RECIPHARM FONTAINE

山東中健康橋製藥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

H20100602

國藥準字H20174102

說明
作用與功效

本品用於治療成人飲食控製療法效果不理想的高脂血症,其降甘油三酯及混合型高脂血症作用較膽固醇明顯。但本品不能完全代替飲食控製療法,隻能用作在控製飲食基礎上的輔助治療。

用於下述情況需使用阿司匹林抑製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但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胃腸道反應時:不穩定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局部缺血性腦血管障礙等。

用法用量

配合飲食控製,該藥可長期服用,並應定期檢測療效。200mg的微粒化膠囊每日僅需服...

口服,成人一日一次,一次1片;依據病情一次最多服用4片。

副作用

發生率約有2%-15%。胃腸道反應包括腹部不適、腹瀉、便秘最常見(約5%);皮疹(2%);神經係統不良反應包括乏力、頭痛、性欲喪失、陽萎、眩暈、失眠(約3%-4%);本品屬氯貝丁酸衍生物,有可能引起肌炎、肌病和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導致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發生橫紋肌溶解,主要表現為肌痛合並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紅蛋白尿、並可導致腎衰,但較罕見;在患有腎病綜合征及其它腎損害而導致血白蛋白減少的患者或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發生肌病的危險性增加。(約1%);有使膽石增加的趨向,可引起膽囊疾病,乃至需要手術;在治療初期可引起輕度至中度的血液學改變,如血紅蛋白、血細胞比積和白細胞降低等偶有血氨基轉移酶增高,包括丙氨酸及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本藥未進行明確的臨床使用方麵副作用出現頻率的調查。文獻報道,阿司匹林在總病例470例中,副作用發生例數為64例,其主要症狀為胃腸功能障礙(50例)。詳見說明書。

禁忌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1.本品可能導致妊娠期延長,動脈管的早期閉鎖,抑製子宮收縮,增加分娩時出血。海外大規模免疫學調查中,妊娠中服用阿司匹林與先天性異常胎兒的生產無因果關係,但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可能引起母體貧血、產前、前後出血、分娩時間延長、難產、死產、新生兒體重減少的報告。另外,有妊娠末期給藥的患者及其新生兒出現異常出血的報告。因此,預產期在12周以內的孕婦禁用。2.動物實驗(大鼠)中有致畸作用的報告,因此孕婦(預產期在12周以內的孕婦除外)或有妊娠可能的婦女,隻有能作出治療獲益大於危險的判斷時,才能給藥。3.乙酰水楊酸的代謝產物能少量地進入母乳,哺乳期婦女應慎用,服藥期間應避免哺乳。兒童用藥:1.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及嬰兒因無法自行吞咽,故不可給藥。2.幼兒在確認可順利吞咽後,謹慎給藥。3.小兒等使用中易出現副作用,應充分觀察患者情況並慎重給藥。腎功能障礙或有既往史的川崎病患者及低出生體重兒川崎病患者應注意。川崎病治療中曾出現肝功能損害的報告,故治療中應適當的進行肝功能檢查。4.本品原則上未滿15歲的水痘、流感患者不得服用。不得已服用時,應慎重給藥,並充分觀察用藥患者情況。5.服

成分

本品用於治療成人飲食控製療法效果不理想的高脂血症,其降甘油三酯及混合型高脂血症作用較膽固醇明顯。但本品不能完全代替飲食控製療法,隻能用作在控製飲食基礎上的輔助治療。

用於下述情況需使用阿司匹林抑製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但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胃腸道反應時:不穩定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局部缺血性腦血管障礙等。

藥理作用

本品為氯貝丁酸衍生物類血脂調節藥,通過抑製極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生成並同時使其分解代謝增多,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還使載脂蛋白A1和A11生成增加,從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本品尚有降低正常人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作用。動物實驗表明,非諾貝特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

注意事項

本品對診斷有幹擾,服用本品時血小板計數、血尿素氮、氨基轉移酶、血鈣可能增高;血堿性磷酸酶、g 穀氨酰轉肽酶及膽紅素可能降低。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全血象及血小板計數;肝功能試驗;血膽固醇、甘油三酯或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酸磷酸激酶。如果臨床有可疑的肌病的症狀(如肌痛、觸痛、乏力等)或血肌酸磷酸激酶顯著升高,則應停藥。在治療高血脂的同時,還需關注和治療可引起高血脂的各種原發病,如甲狀腺機能減退、糖尿病等。某些藥物也可引起高血脂,如雌激素、噻嗪類利尿藥和b 阻滯劑等,停藥後,則不再需要相應的抗高血脂治療。飲食療法始終是治療高血脂的首要方法,加上鍛煉和減輕體重等方式,都將優於任何形式的藥物治療。

1.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2. 哮喘患者慎用;3. 有出血傾向者慎用;4. 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5. 過敏體質者慎用。

藥品查詢

藥企入駐
申請快捷、曝光率高、上線快

最新資訊

更多

熱門藥品

更多

藥企推薦

更多

相關醫生

更多

相關醫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