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格列吡嗪膠囊
格列吡嗪膠囊

格列吡嗪膠囊

處方藥 醫保

通用名稱:格列吡嗪膠囊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1125

生產企業: 哈爾濱醫大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本品適用於經飲食控製及體育鍛煉2~3個月療效不滿意的輕,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這類糖尿病患者的胰島B細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島素功能,且無急性並發症(如感染,創傷,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不合並妊娠,無嚴重的慢性並發症。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格列吡嗪膠囊
格列吡嗪膠囊
甘精胰島素注射液
甘精胰島素注射液
主要成分

主要成份格列吡嗪。

本品主要成份為甘精胰島素。賦形劑:氯化鋅,M-甲酚,甘油,鹽酸,氫氧化鈉,注射用水。

生產企業

哈爾濱醫大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賽諾菲(北京)製藥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19991125

國藥準字J20140052

說明
作用與功效

本品適用於經飲食控製及體育鍛煉2~3個月療效不滿意的輕,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這類糖尿病患者的胰島B細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島素功能,且無急性並發症(如感染,創傷,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不合並妊娠,無嚴重的慢性並發症。

治療糖尿病

用法用量

口服。 1.劑量因人而異,一般推薦劑量2.5~20mg/日,早餐前30分鍾服用。日劑量超過15mg,宜在早,中,晚分三次餐前服用。 2.單用飲食療法失敗者、起始劑量一日2.5~5mg,以後根據血糖和尿糖情況增減劑量,每次增減2.5~5.0mg。一日劑量超過15mg,分2~3次餐前服用。 3.已使用其他口服磺酰脲類降糖藥者、停用其他磺酰脲藥3天,複查血糖後開始服用本品。從5mg起逐漸加大劑量,直至產生理想的療效。最大日劑量不超過30mg。

本品是胰島素類似物,具有長效作用,應在每天傍晚注射1次。OptiSet注射裝置劑量調整幅度是2IU,最大的單次注射劑量為40IU。甘精胰島素的用藥劑量應因人而異。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將甘精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物一起使用。從其他胰島素治療改為甘精胰島素治療從其他中效或長效胰島素的治療方案改為甘精胰島素的治療方案時,可能需改變基礎胰島素的劑量,並調整其他同時使用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加用的普通胰島素或快速作用胰島素類似物的注射劑量和時間,或口服降糖藥物的劑量)。為了減少夜間和清晨發生低血糖的危險性,將原來采用每天注射2次NPH胰島素的患者,改為每日注射1次甘精胰島素的治療方案時,在變更治療的第1周,其每天基礎胰島素的用量應減少20-30%。在第1周減少基礎胰島素用量期間,有些患者可能需在進食時代償性地加用胰島素,此後的治療方案應因人而異。因有抗人胰島素抗體而用大劑量胰島素的患者,和其他胰島素類似物一樣,改用甘精胰島素後可能對胰島素反應會增加。換用及開始用甘精胰島素的最初幾周,應密切監測代謝改變。隨著代謝控製的改善以及胰島素敏感性的增加,可能需進一步調整劑量方案。如果患者的體重或生活方式有改變,或出現容易發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況,也需調整劑量(參見\"注意事項\")。用法:甘精胰島素應皮下注射給藥。切勿靜脈注射甘精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的長效作用與其在皮下組織內注射有關。如將平常皮下注射的藥物劑量注入靜脈內,可發生嚴重低血糖。腹部、三角肌或大腿皮下注射後,血清胰島素或葡萄糖水平未見臨床差異。在某一注射區內,每次注射的部位必須輪換。由於經驗有限,以下患者群使用甘精胰島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評估:兒童、肝功能損害或腎功能中、重度損害的患者(參見\"注意事項\")。

副作用

1.對磺胺藥過敏者。 2.已明確診斷的1型糖尿病患者。3.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嚴重燒傷﹑感染﹑外傷和重大手術等應激情況。 3.肝﹑腎功能不全者。 4.白細胞減少的病人。

對甘精胰島素或其注射液中任何一種賦形劑過敏者禁用。

禁忌

兒童注意事項: 由於經驗有限,兒童患者使用甘精胰島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評估。 妊娠與哺乳期注意事項: 至今尚未得到有關妊娠期間使用甘精胰島素的確切流行病學資料。動物研究未見甘精胰島素對妊娠、胚胎和胎兒發育、分娩或產後發育有直接的損害作用。 妊娠前原有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患者在整個妊娠期間維持良好代謝控製是至關重要的。對胰島素的需要量,前3個月可能減少,而第二和第三個3個月通常是增加的。分娩後對胰島素的需要量快速減少(有增加低血糖發作的危險)。必需仔細監測葡萄糖的控製情況。 哺乳婦女可能需要調整胰島素劑量和飲食。 老人注意事項: 老年人由於進行性腎功能衰退,對胰島素的需要量可能逐漸減少。

成分

本品適用於經飲食控製及體育鍛煉2~3個月療效不滿意的輕,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這類糖尿病患者的胰島B細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島素功能,且無急性並發症(如感染,創傷,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不合並妊娠,無嚴重的慢性並發症。

治療糖尿病

藥理作用

1.較常見的為胃腸道症狀(如惡心,上腹脹滿)、頭痛等,減少劑量即可緩解。 2.個別患者可出現皮膚過敏。 3.偶見低血糖,尤其是年老體弱者、活動過度者、不規則進食、飲酒或肝功能損害者,亦偶見造血係統可逆性變化的報道。

藥物治療分類:治療糖尿病藥。長效胰島素及其類似物。ATC代號:A10AE。 甘精胰島素是一種在中性pH液中溶解度低的人胰島素類似物。在本品酸性pH(pH=4)注射液中,完全溶解。注入皮下組織後,因酸性溶液被中和而形成的微細沉積物可持續釋放少量甘精胰島素,從而產生可預見的、有長效作用的、平穩、無峰值的血藥濃度/時間特性。 胰島素受體結合:在胰島素與其受體結合的動力學方麵,甘精胰島素同人胰島素極為相似。因此可以認為它與經由胰島素受體而介導胰島素的作用相同。 胰島素,包括甘精胰島素,其主要作用是調節糖代謝。胰島素及其類似物是通過促進骨骼肌和脂肪等周圍組織攝取葡萄糖、抑製肝葡萄糖的產生而降低血糖的。胰島素抑製脂肪細胞內的脂解、抑製蛋白水解和促進蛋白質合成。 臨床藥理學的研究表明,靜脈注射等劑量的甘精胰島素和人胰島素,其效價是相同的。像所有的胰島素一樣,甘精胰島素的作用時程可能受體力活動及其他因素的影響。 對健康人及1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鉗夾研究表明。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的起效時間比中性低精蛋白鋅人胰島素(NPH)慢,但甘精胰島素的作用特性為平穩、無峰值、作用時間長。 甘精胰島素作用時間較長與其吸收率較慢有直接關係,這支持每天1次的給藥方案。胰島素以及像甘精胰島素等胰島素類似物的作用時程,在不同個體及同一個體內可能差別很大。 對健康誌願者及1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靜脈注射甘精胰島素或人胰島素,其低血糖的症狀或對抗調節激素的反應類似。

注意事項

1.病人用藥時應遵醫囑,注意飲食控製和用藥時間。 2.下列情況應慎用:體質虛弱﹑高熱﹑惡心和嘔吐﹑有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或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者。 3.用藥期間應定期測血糖﹑尿糖﹑尿酮體﹑尿蛋白和肝﹑腎功能﹑血象,並進行眼科檢查。 4.避免飲酒,以免引起類戒斷反應。

有患者報告,偶爾將甘精胰島素與其他胰島素,尤其是短效胰島素混淆了。為了避免甘精胰島素與其他胰島素可能發生的上述使用錯誤,患者應注意在每次注射前都仔細核對該胰島素的標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療,不能選用甘精胰島素,推薦靜脈注射常規胰島素。 由於經驗有限,兒童、肝功能損害或腎功能中、重度損害的患者使用甘精胰島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評估(參見[用法用量])。 腎功能損害患者由於胰島素的代謝減慢,對胰島素的需要量可能減少。老年人及進行性腎功能衰退患者,對胰島素的需要量可能逐漸減少。 嚴重肝損害患者由於葡萄糖異生能力降低及胰島素代謝降低,對胰島素的需要量可能減少。 對血糖控製不好,或有高血糖症或低血糖發作傾向的患者,在考慮調整劑量之前,應全麵回顧患者是否按預期的方案治療、注射部位、正確的注射技術以及所有其他的相關因素。 低血糖反應 低血糖的發生時間取決於所用胰島素的作用特性,因此可能隨著治療方案的改變而改變。由於甘精胰島素持續提供基礎胰島素,可以預料,夜間低血糖較少見,而清晨低血糖較之常見。在低血糖有特殊臨床意義的患者中,應特別加以注意並加強血糖監測,如冠狀動脈和腦血管明顯狹窄的患者 (低血糖的心腦並發症的危險)以及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特別是尚未經光凝固法治療的患者(發生低血糖後有暫時性黑矇的危險)。 患者應被告知在什麼情況下低血糖的警告症狀會不明顯。低血糖的警告症狀可能改變、不明顯或不出現的患者如下:血糖控製明顯改善的患者 低血糖緩慢發生的患者老年患者從動物胰島素轉用人胰島素自主神經病變的患者糖尿病病程長的患者精神病患者同時用某些其他藥物治療的患者 (參見[藥物相互作用])。上述患者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嚴重的低血糖甚至喪失意識。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的長效作用可能延緩低血糖的恢複。 如果發現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正常或降低,應該考慮到低血糖複發以及低血糖發作但未覺察(特別是夜間發作)的可能性。 患者堅持用藥劑量和飲食療法、正確使用胰島素以及了解低血糖的先兆症狀是減少低血糖危險性所必須的。如下的因素使低血糖更易於發生,必須特別密切監測並在必要時調整胰島素注射劑量: 改變注射區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例如去除應激因素)異常的、增加或延長體力活動並發症(如嘔吐、腹瀉)進食不當錯過進餐飲酒 某些失代償性的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垂體前葉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同時使用某些其他藥品並發症 有並發症時應加強代謝監測。許患者需檢測尿酮體,並常常需調整胰島素的劑量,常需增加島素用量。1型糖尿病患者,即使隻能吃少量或不能吃食物、或在嘔吐時,也必須堅持至少吃少量碳水化合物,切勿全部停用胰島素。 對駕車和操作機械能力的影響 由於低血糖或高血糖或由此而造的視力障礙可導致注意力和反應能力可能降低。在駕車或操機械等特別需要有高度的注意力和反應能力時,可能出現危險。 應該告知患者在駕車時要特別注避免發生低血糖。尤其是對低血糖警告症狀覺察力降低或不覺察以及低血糖發作頻繁的患者,更要加倍小心。有上述問的患者,應該慎重考慮駕車或操作機械是否可取。 運動員慎用。

藥品查詢

藥企入駐
申請快捷、曝光率高、上線快

最新資訊

更多

熱門藥品

更多

藥企推薦

更多

相關醫生

更多

相關醫院

更多
藥企入駐&商務合作聯係:

18170858443